邵逸夫獎是按邵逸夫先生的意愿而設,于2001年11月成立,共有三個獎項,旨表彰在天文學、生命科學與醫(yī)學、數(shù)學科學領域獲得突破性的成果,和該成果對人類生活產生深遠影響的科學家。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歷屆邵逸夫獎獲得者名單,一起來看看吧!
邵逸夫獎是按邵逸夫先生的意愿于2002年11月設立,由邵逸夫獎基金會有限公司管理及執(zhí)行的國際性獎項,旨表彰在學術及科學研究或應用上獲得突破性的成果,和該成果對人類生活產生深遠影響的科學家。首屆邵逸夫獎頒獎禮于2004年9月7日在香港舉行。
邵逸夫獎設有三個獎項,分別為邵逸夫天文學獎、邵逸夫生命科學與醫(yī)學獎和邵逸夫數(shù)學科學獎,每項獎金一百二十萬美元、一面獎牌及一張證書。不論得獎者的種族、國籍、性別和宗教信仰。近期在科研上有杰出成就且仍活躍于該學術領域的候選人將獲優(yōu)先考慮。
年份 | 得主 | 國籍 |
2004年 | 詹姆斯皮·布爾斯 | 美國 |
2005年 | 杰弗里·馬西、米歇爾·麥耶 | 美國、瑞士 |
2006年 | 索爾·普密特、亞當·利斯、布萊·施米茲 | 美國、美國、澳大利亞 |
2007年 | 彼得·高里 | 美國 |
2008年 | 賴因哈德·根策爾 | 德國 |
2009年 | 徐遐生 | 美籍華人 |
2010年 | 查爾斯·班尼特、萊曼·佩治、戴維·斯佩 | 美國、美國、美國 |
2011年 | 恩里科·科斯塔、杰拉爾德·菲什曼 | 意大利、美國 |
2012年 | 大衛(wèi)·朱維特、劉麗杏 | 美國、美國 |
2013年 | 史蒂芬·拜爾巴斯、約翰·霍利 | 英國、美國 |
2014年 | 丹尼爾·愛森斯坦、肖恩·科爾、約翰·皮考克 | 美國、英國 |
2015年 | 威廉·伯魯奇 | 美國 |
2016年 | 羅奈爾特·德雷弗、基普·索恩、雷納·韋斯 | 美國 |
2017年 | 西蒙?懷特 | 英國 |
2018年5月14日 | 尚-盧·普吉 | 法國 |
2019年5月21日 | 愛德華·史東 | 美國 |
2020年5月21日 | 羅杰·布蘭福德 | 美國 |
2021年6月1日 | 維多利亞·卡斯皮、赫麗薩·庫韋利奧圖 | 加拿大、美國 |
2022年5月24日 | 萊納特·林德格倫、邁克爾·佩里曼 | 瑞典、愛爾蘭 |
2022年5月30日 | 馬修·貝爾斯 | 澳大利亞 |
2022年5月30日 | 鄧肯·洛里默 | 美國 |
2022年5月30日 | 莫拉·邁克勞克林 | 美國 |
年份 | 得主 | 國籍 |
2004年 | 簡悅威、史丹利·科恩、赫伯特·布瓦耶、理查·多爾 | 美籍華人、美國、美國、英國 |
2005年 | 邁克爾·貝里奇爵士 | 英國 |
2006年 | 王曉東 | 美籍華人 |
2007年 | 羅伯特·尼科威 | 美國 |
2008年 | 伊恩·威爾穆特、基思·坎貝爾、山中真也 | 英國、英國、日本 |
2009年 | 道格拉斯·高爾曼、杰弗里·弗理德曼 | 美國、美國 |
2010年 | 戴維·朱利雅斯 | 美國 |
2011年 | 朱爾斯·霍夫曼、魯斯蘭·麥哲托夫、布魯斯·比尤特勒 | 法國、美國、美國、美國 |
2012年 | 弗朗茲-烏爾里奇·哈特爾、亞瑟·霍里奇 | 德國、美國 |
2013年 | 杰弗里·霍爾、邁克爾·羅斯巴殊、邁克爾·楊 | 美國、美國、美國 |
2014年 | 森和俊、彼德·瓦爾特 | 日本、美國 |
2015年 | 邦妮·巴斯勒、彼德·格林伯格 | 美國 |
2016年 | 艾德里安·伯德、胡達·佐格比 | 英國、美國 |
2017年 | 伊恩?吉本斯、羅納德?韋爾 | 美國 |
2018年5月14日 | 瑪莉-克萊爾·金 | 美國 |
2019年5月21日 | 瑪麗亞·杰辛 | 美國 |
2020年5月21日 | 格羅·米森伯克、彼得·黑格曼、格奧爾格·內格爾 | 英國、德國、德國 |
2021年6月1日 | 斯科特·埃姆爾 | 美國 |
2022年5月24日 | 保羅·內古列斯庫、邁克爾·威爾士 | 美國 |
2022年5月30日 | 帕特里克·克拉瑪 | 德國 |
2022年5月30日 | 和伊娃·諾加利斯 | 西班牙 |
年份 | 得主 | 國籍 |
2004年 | 陳省身 | 美籍華人 |
2005年 | 安德魯·懷爾斯 | 英國 |
2006年 | 吳文俊、大衛(wèi)·曼福德 | 中國、美國 |
2007年 | 羅伯特·朗蘭茲、理察·泰勒 | 美國、美國 |
2008年 | 弗拉基米爾·阿諾德、路德維?!べM迪夫 | 俄羅斯、俄羅斯 |
2009年 | 西蒙·唐納森、克利福·陶布斯 | 英國、美國 |
2010年 | 辛康·布爾甘 | 美國 |
2011年 | 德梅特里奧斯·克里斯托多羅、理查德·哈密頓 | 瑞士、美國 |
2012年 | 馬克西姆·康采維奇 | 法國 |
2013年 | 大衛(wèi)·多諾霍 | 美國 |
2014年 | 喬治·盧斯蒂格 | 美國 |
2015年 | 格爾德·法爾廷斯、亨里克·伊萬尼克 | 德國、美國 |
2016年 | 奈杰爾·希欽 | 英國 |
2017年 | 亞諾什?科拉爾、克萊爾?瓦贊 | 匈牙利、法國 |
2018年5月14日 | 路易·卡法雷 | 美國 |
2019年5月21日 | 米歇爾·塔拉格蘭 | 法國 |
2020年5月21日 | 亞歷山大·貝林森、大衛(wèi)·卡茲丹 | 美國、以色列 |
2021年6月1日 | 讓·米歇爾·比斯姆、杰夫·奇格 | 法國、美國 |
2022年5月24日 | 諾加·阿隆、埃胡德·赫魯索夫斯基 | 美國、英國 |
2022年5月30日 | 弗拉基米爾?德林費爾德 | 烏克蘭 |
2022年5月30日 | 丘成桐 | 美國 |
諾貝爾獎(The Nobel Prize)是以瑞典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發(fā)明人阿爾弗雷德...
諾貝爾獎是指根據(jù)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而設立的五個獎項,以及瑞典中央銀行1968年設立的諾...
有這么一群人,他們?yōu)樯鐣萍嫉陌l(fā)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為日新月異的高科技帶來新鮮的活力,他們...
有“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之稱的圖靈獎,是計算機領域最負盛名、最崇高的一個獎項,獎勵對計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