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兔耳多肉植物介紹
毛茸茸的毛、半邊鋸齒狀的葉,缺口會再冒出小芽,夏型(冬眠),喜光照、可直曬、耐熱(但要通風),適合春、秋。夏天要注意澆水不可過多,也不能太少。適合肥沃、排水性佳的沙土。很會長,可長到30公分左右,日曬不足會徒長,春秋夏初是生長旺季。
千兔耳多肉植物怎么養(yǎng)
1、顆粒土壤;盆栽月兔耳最重要的就是土壤了,月兔耳是非常適合用沙質(zhì)土壤種植的,可以準備一些肥沃的腐葉土加上蛭石、河沙以及園土,腐葉土的占比稍多一些,保持土壤持久的養(yǎng)分供給,而顆粒性的蛭石與河沙摻入其中能提高土壤的透氣排水效果,而且不會出現(xiàn)板結(jié)的情況,把土壤全部混合在一起,這樣就可以上盆種植了,種植前最好用殺菌劑消毒,因為土壤中有一些我們不易觀察到的蟲卵有害菌等,這樣盆栽的月兔耳更加放心。
2、光照程度;月兔耳和別的景天科多肉一樣都是比較喜光的,特別是在它的生長期間充足的光照不僅會促進月兔耳生長,而且還會助其長出更多的側(cè)枝,加快爆盆的速度,我們平時可以把月兔耳放到有直射光的區(qū)域,例如家中的陽臺以及窗邊,光線都非常充足,非常適合擺放月兔耳,除了盛夏氣溫較高的時候要放在通風半遮蔭的區(qū)域防止曬傷,其它季節(jié)都可以全天接受光照,切記長期缺光,因為這樣月兔耳的葉片會因為光合作用不足而發(fā)軟,而且葉片變得窄長暗淡,美觀度大大降低,甚至有可能因為光合作用不足而枯萎掉,所以平時一定要注意。
3、澆水量;月兔耳有一定的耐干旱性,平時不需要過多的澆水,基本上在土壤偏干的時候要澆透水分就可以了,大概10天左右澆一次,當然在雨天的時候空氣濕度大則不需要澆水,到了炎熱的夏季月兔耳生長緩慢特別是高于32度的時候會進入休眠期,在整個夏季都要少澆水,因為月兔耳的吸收能力會下降,水澆的過多可能會導致盆土出現(xiàn)積水,對根系非常不利,夏季盡量以多噴霧為主,在月兔耳周邊噴灑一些水珠達到增濕降溫的效果,保持月兔耳的活力,月兔耳是比較怕寒的,所以冬季更要減少澆水特別是低至冰點的時候要斷掉水分,等待氣溫回升慢慢恢復澆水量。
繁殖方式
多肉千兔耳繁殖方式和其他多肉植物是一樣的,人工繁殖千兔耳用葉插和枝插的方法繁殖。千兔耳繁殖方式主要是葉插和枝插,都比較容易成功。千兔耳繁殖相當簡單,直接使用簡單粗暴的葉插就可以,取健壯、成熟的肉質(zhì)葉,晾1至2天后平放于沙土或蛭石上,注意使葉片的基部與扦插介質(zhì)結(jié)合緊密,以后保持濕潤,不久基部就會有新根、新芽長出。千兔耳屬于很好養(yǎng)活的類型,沒幾片葉子當葉插就能長出很大的一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