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起水泡是什么原因
1、絕大多數(shù)的艾灸以后起水泡都是因為艾灸的溫度過高或者時間過長引起的,艾灸是用中藥艾葉經(jīng)過鞣制以后做成艾絨,點燃以后以艾絨的熱量來熏灸人體的穴位,達到治療作用的一種方法。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會產(chǎn)生熱量,所以患者往往會感覺皮膚灼燒的感覺。但是如果控制好這個量和時間的話一般是不會起泡的,但如果操作不慎,艾灸的器具,也就是點燃的艾絨距離皮膚過近的話,那么就會使皮膚燙傷形成起泡。
2、比較少見的一個方面就是患者對艾灸、艾條當中的某些化學物質(zhì),如焦油等過敏,接觸了艾灸以后也會起水泡,但這種情況臨床是比較少見的,通常艾灸起水泡都是因為燙傷引起的。
艾灸后起泡怎么辦
如果局部出現(xiàn)水泡,只要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如果水泡較大,可用消毒針頭刺破,放出液體,或用注射針抽出液體,然后涂碘酒或者紫藥水,以消毒紗布固定,需要注意千萬不可用創(chuàng)可貼,等水泡好后再繼續(xù)灸就可以了。如果水泡出現(xiàn)的比較多,可以適當?shù)陌牡念l次和熱度,一般建議灸3天停1天。同時注意適當?shù)男菹?,加強營養(yǎng),保持局部清潔待其自然痊愈。保持樂觀的情緒,靜心調(diào)養(yǎng),勿過度勞累,使用清淡而富有營養(yǎng)的食物,有助于提升艾灸療法的療效。
如何預防艾灸起泡
1、可以用方便安全的體位避免意外燙傷,如:側(cè)躺灸面部、背部,防止艾條艾灰掉落。
2、艾條離皮膚近灼傷出泡。如果感覺燙,及時移開艾條避免過熱出泡。
3、有些氣血弱、先天皮膚太嫩,真皮薄,角質(zhì)層薄,附件少(皮膚附件:上皮細胞,皮脂腺,汗腺和毛發(fā))的人,皮膚很像新愈合的傷口表面或像有層塑料薄膜一樣,不太高的溫度即可引起灼傷出水泡。像這種皮膚疏松,氣血弱,容易紅,抵抗力弱的皮膚,艾灸時間和熱量應該相應小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