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內布局
麓山寺門為牌樓式,正中之上鐫“古麓山寺”四字,門樓兩側鐫著名的楹聯(lián)“漢魏最初名勝,湖湘第一道場”,準確地概括了麓山寺的歷史地位。入麓山寺大門后可見放生池,前進為彌勒殿,佛臺上供彌勒佛像。彌勒殿左有鐘樓,右為鼓樓。中進為大雄寶殿,即正殿,面闊七間,進深六間,重檐歇頂,殿內佛臺供奉釋迦牟尼佛三身佛像,莊重至極,殿左是五觀堂和客堂,殿右是講經堂。后進為觀音閣,又叫藏經閣,閣前坪有兩株羅漢松,稱“六朝松”。兩樹對立,虬枝交錯,宛若關隘,稱“松關”。閣右下方有一井,名龍泉。1986年修復了大部分殿堂,殿內佛像莊嚴慈祥,千手觀音前每天有不少信徒頂禮膜拜。所珍藏的佛經和古籍極為豐富,石刻的閻立本、吳道子、牧溪、仇英等作的觀音寶像,貫休的十六應真,湘繡懷素草書《自敘貼》等均為珍品。
歷史文化
古麓山寺是中國佛教史上著名的道場之一。自晉以后,歷經法崇、法導、法 、摩訶衍那、智謙等高僧住持,佛事日弘。法 大師著《顯驗論》,注《大道地經》。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天臺宗創(chuàng)始人智 在此傳經說法,宣講《法華玄文》等天臺名著,一時聽眾云集,對三湘佛教影響深遠。唐時,麓山寺盛極一時,寺院規(guī)模宏大,氣勢磅礴,殿堂華麗,聲名蔚成大觀,文人雅士競相攜游,或賦詩,或作文。詩圣杜甫有“寺門高開洞庭野,殿腳插入赤沙湖”之吟詠,劉禹錫亦有“高殿呀然壓蒼嗽,俯瞰長沙疑欲吞”之驚嘆。
麓山寺自晉代創(chuàng)建以來,經過隋唐的發(fā)展,宋元的延續(xù),至明代中期已成為全國佛教禪宗派著名的勝地,為彰揚麓山寺的功績,明神宗于萬歷年間,特賜名“萬壽禪寺”。明末,禪寺毀于兵火,后于清康熙年間又重新修復,但規(guī)模遠小于前。1944年再毀于日軍戰(zhàn)火,僅存山門及觀音閣。1986年由長沙市佛教協(xié)會主持恢復原貌,現任麓山寺方丈圣輝法師為中國佛教協(xié)會副會長。2000年,圣輝作為中國宗教領袖七人代表團中的一員參加了聯(lián)合國“千年和平大會”。
古麓山寺主要景點
麓山寺坐落在岳麓山的古樹叢中,是湖南省最古老的寺廟之一。始建于西晉泰始四年(公元268年),寺初名慧光明寺,唐初改名為麓山寺。該寺左臨清風峽,右飲白鶴泉,前瞰赫曦丹楓、長島湘流,后倚禹碑風云、深壑林海。有“漢魏最初名勝,湖湘第一道場”之譽,現為全國重點佛教寺院。該寺創(chuàng)建1700多年來,曾六度毀于戰(zhàn)火。1944年毀于日軍,今僅存山門和藏經閣。殿堂現已修復,殿內千手觀音莊嚴慈祥。寺由山門、彌勒殿、大雄寶殿、觀音閣、齋堂等主要建筑組成。山門作牌樓式,額書“古麓山寺”,藏經閣又名觀音閣,閣前有古羅漢松二株,傳為六朝所植,又名六朝松,成為麓山寺悠久歷史的活見證。
麓山寺碑
麓山寺保存下來的珍貴文物是麓山寺碑,為唐開元十八年(730)刻于古麓山寺,明代砌亭覆蓋,清咸豐年間移嵌于岳麓書院樓壁間,現保存在湖南大學。碑高2.72米,寬1.33米,是唐代大書法家李邕撰文并書,碑額篆書“麓山寺碑’四個大字,碑文為行楷書,內容敘述自晉太始年間建麓山寺至唐開元立碑時,寺的興廢修葺和歷屆禪師宣揚佛法的經過,還描寫了岳麓風光,全文共1413宇,因其文采、書法、雕刻都極美,又李邕曾任北海太守,故稱《北海三絕碑》。李邕(678—747),字泰和,揚州江都人,工書善文,名滿天下,善以行、楷書碑,自成一格。此碑對后人影響較大,宋代蘇軾,米芾稍襲基法,元代書法家越孟“每作大字,一意擬之”。明董其昌譽其“右軍如龍,北海如象”。該碑是我國著名的唐碑,屬省重點保護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