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崇福寺位于鯉城區(qū)崇福路,初名千佛庵,后改名崇勝寺、洪鐘寺、崇福寺,與開元寺、承天寺并稱為泉州三大叢林,1982年被福建省政府定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崇福寺是泉州少林寺廢后傳授少林武功的又一寺院。重修后大雄寶殿的風格保持明代規(guī)制,有應庚塔、千人鼎、大洪鐘崇福寺“鎮(zhèn)山三寶”。大洪鐘,鑄于明初,聲音宏亮,“崇福晚鐘”為泉州八景之一。
寺院景觀
應庚塔
應庚塔建于北宋·乾德初,位于藏經(jīng)閣北側。傳說此塔有“應利欹斜”之靈,斜向何方,該方便五谷豐登,六畜興旺,故名“應庚”。
清·道光《晉江縣志·卷12·古跡志坊宅附·城中古跡·崇福寺石塔》:
“崇福寺石塔,世傳是塔關城廢興。歷宋、元、明變遷之時,輒欹側若墮,平治則正。
國初(清初)·戊子(順治五年,1648年)、己丑(順治六年,1649年),閩海波傾,洞塔頗傾斜。有士人避地江南者,遇異僧因談及居里所在。僧問:‘崇福寺塔猶存否?’士人以頗傾斜對。僧曰:‘寺塔未圮,泉不應兵燹也,當速返居之?!?/p>
甲寅(康熙十三年,1674年)后,塔乃周正,復生樸樹于基座。
今根柢盤繞,再無傾側之患?!?/p>
應庚塔高四丈,廣二丈,八角七層,花崗巖石質實心樓閣式,每面雕刻佛像,略有傾斜,但歷久不坍,是泉州最早的石塔, 比開元寺東西塔還早。
其七級細長外形比例,除與近期開元寺出土的小石塔相似外,同閩南遺存的其他宋代石塔風格迥異,屬于福州、閩東一帶做法。
歷千年滄桑,越來越斜,2001 年拆卸扶正重修。
千人鼎
據(jù)記載,千人鼎高可六尺,直徑五尺,厚八分,傳說能供千人飯食。惜已損壞許久。
大洪鐘
“崇福晚鐘”為古泉州八景之一。
崇福寺歷史上曾以“大洪鐘”聞名遐邇,北宋·至道(995—997年)年間曾因此一度改名“洪鐘寺”。
清·道光《晉江縣志·金石志》載:“巨鐘,在郡北崇福寺,以鐵為之,晨夕所敲,聲聞二十余里。相傳宋時物也?!?/p>
清·道光《晉江縣志·卷69·寺觀志·城中寺觀·崇福寺》載:“寺有巨鐘,明時寺廢,為南安僧所得,康熙間復歸。”
現(xiàn)存的大洪鐘懸于鐘樓,鑄于明初·洪武二十年(1387年)崇福寺修復后,由住持和尚警凡募化資金鑄造。鐘面中部鑄有《心經(jīng)》全文、楞嚴神咒;鐘上部鑄“明·洪武二十年七月溫州(平陽)黃寶起、陳顯六造。”
大洪鐘高六尺,圓徑三尺八寸,重八百公斤,用純銅1600余斤鑄成。銅質清純,鐘聲洪亮,相傳可傳可傳十里至洛陽橋,泉郡諸寺巨鐘,無出其右者。
宋代雕像
崇福寺有兩尊宋代石雕像,刻工精細傳神。既為泉州宋代佛教小型石雕珍品,又表明崇福寺曾是南禪宗寺院。
石雕之一是一位修行的尊者,輝綠巖雕成,高69厘米、肩寬28厘米。尊者頭發(fā)卷曲,胸前肋骨條條突出。右手執(zhí)經(jīng)卷,左手摸在頭頂上,面部表現(xiàn)出“頓悟”的喜悅表情,雕工傳神。1954年,英國皇家亞細亞學會雜志,第1、2合刊期,登載約翰·福斯特文章,認為該石雕的題材,似是印度的涅盤。但是從尊者的面部表情看,更像是佛教禪宗的“頓悟”表現(xiàn)。
另一尊佛教小型石雕像是佛教禪宗始祖達摩的坐像。輝綠巖雕成,像高58厘米、肩寬22厘米。坐像頭部側向右,頭無發(fā),合眼、閉嘴,兩頰皆胡須,面形像西南亞人。兩手合抱平抬于寬大的袈裟里,足履僧鞋外露,衣褶刻工流暢。
寺院規(guī)制
崇福寺坐西向東,方圓約15畝,現(xiàn)存大殿及后殿,系清末重修,重修后大雄寶殿的風格保持明代規(guī)制。1996~2001年重建。
寺分三進,規(guī)制風格獨特。殿堂巍峨宏敞,檐角高翹,斗拱宏大,畫棟雕梁,魁偉堂皇,在古代木結構建筑中,可稱精致罕見。
前進為天王殿,奉祀彌勒佛,旁有四天王,高約兩丈,雄偉魁悟;前殿左側為鐘樓善慶樓,右側為鼓樓福祿閣。
中進是大雄寶殿,面寬5間、進深6間,重檐歇山頂,抬梁、穿斗混合木構架,部分保留宋制,殿前有4根明代八角形石雕龍柱,殿內供奉釋迦、藥師和彌陀。大殿橫匾“戒香普薰”,乃弘一大師墨寶(《泉州人名錄·弘一法師)。
后進是觀音殿,供奉千手觀音。
此外還有藏經(jīng)樓、祖師堂,法堂、報恩堂、五觀堂、涼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