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歷史
自漢代開始出現(xiàn)寺院以來,歷經(jīng)唐宋,至明清時已是廟宇成群,碑碣林立,民謠有“北京城,天津衛(wèi),不如逛逛危山會”的說法。危山風景區(qū)內(nèi)文物古跡眾多,現(xiàn)保存比較完整的有圣井、石龜、功德碑等。
為保護歷史文物,弘揚佛教文化,造福社會大眾,在政府的鼎力支持下,一代大德元音老人門下李長吉居士獨資于危山購地,發(fā)大愿重修古寺,廣利有情。自2002年5月起,采用清代佛教寺廟之建筑結(jié)構(gòu)及風格重修。
元音寺由當代大德上達下照法師住持,元音寺兩序大眾在2011年3月1 日迎請達照法師晉院。
寺院格局
危山海拔205米,面積一萬多畝,在歷史上素有“小泰山”之稱,以地處齊魯之間,分野中對應二十八宿中玄武七宿的危月燕而得名?!妒酚洝酚涊d:“北宮玄武危虛,齊之分也。”“三界無安,猶如火宅”,危山之名,正好警策行人精勤用功,早成佛道。
危山風景區(qū)內(nèi)文物古跡眾多,現(xiàn)保存比較完整的有圣井、兵馬俑、石龜、功德碑等。
“高聳危山圣井澄”,這句話所說的即是著名的章丘八景之首——圣井。元音寺所在的圣井鎮(zhèn),亦得名于此井。相傳隋朝末年,天下大旱,危山一帶三年不雨,百姓苦不堪言。一天,來了一位圣僧,哀百姓疾苦,于是振錫卓地,泉涌成井,百姓感恩,呼為“圣井”。斗轉(zhuǎn)星移,圣僧不知何處去,留得甘甜育后人,取之不盡的大悲之水,仍在滋潤著世人的心田。
為保護歷史文物,弘揚佛教文化,造福社會大眾,在政府的鼎力支持下,一代大德元音老人門下李長吉居士將整座危山土地征用下來,發(fā)大愿重修古寺,廣利有情。在廣大信眾和工程人員的共同努力下,至2002年底,已經(jīng)順利完成元音寺北區(qū)主體殿宇修復工程,包括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心中心祖師殿、元音塔、鐘鼓樓、禪堂、齋堂、法物流通處、寮房等。其宗旨是恢復及保護原有的佛教文化圣地,同時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引導當?shù)匾环接蟹鸾绦叛龅拿癖?,從燒香拜佛開始,逐步樹立正知正見,從而提高識別及破除一切邪法的能力。同時,寺廟的建成也使真正發(fā)心要了生脫死,成佛度生的佛子有了一個清凈修行的場所。
寺院主持
達照法師,1972年出生于浙江省文成縣,俗姓林,筆名天臺子,2001年在中國佛學院獲佛學碩士學位?,F(xiàn)任普陀山佛學院研究生導師、蘇州戒幢佛學研究所研究員、湖南省常德市禪學會名譽會長、溫州市佛教協(xié)會副會長、溫州佛教永嘉禪學會會長、溫州市妙果寺住持、第七屆文成縣政協(xié)常委、文成縣佛教協(xié)會會長、文成縣七甲寺住持、安福寺修建委員會主任、山東元音寺主持。
元音寺重視正法僧團建設(shè),秉承持戒實修、弘法利生之道風。寺院致力于引導周邊信眾樹立正知正見,破除迷信,識別邪教邪師,從而促進社會的和諧與發(fā)展。元音寺地處危山,其地理位置優(yōu)勝,眾緣具足,我們祈愿在諸佛菩薩的加持下,在大眾共同努力下,把危山建設(shè)成一個法緣殊勝、道風純正、學修行證并重,真正荷擔如來家業(yè)的佛教圣地。俾修行者能安心辦道,信眾能歡喜受益,普通游客能接受佛教文化熏陶,共種解脫之因。
愿有緣者共同發(fā)心護持寺院,成就正法道場,莊嚴國土,利樂有情。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秉承釋迦一代教,傳佛心宗遍十方。個個識得本來面,明月清風是鄉(xiāng)關(guān)。
旅游貼士
1﹒從濟南遙墻機場坐機場大巴到濟南市里,轉(zhuǎn)K301公交車到圣井鎮(zhèn)危山下車。機場打出租車到元音寺,約四十分鐘,車費約120-150元。
2﹒從濟南火車站出發(fā),乘坐K51路,在千佛山站換乘K301路(票價6元),抵達圣井,約47公里。
3﹒長途汽車總站:站內(nèi)買至章丘大學城的票,到圣井危山下車?;蜃鳮68路到千佛山站換乘K301。
4﹒汽車東站:坐濟南至明水汽車,在圣井危山下車。
5﹒淄博方向:可從淄博東站坐淄博到濟南的汽車(約20元),在圣井危山下車。
6﹒從山下步行上山,約20分鐘,山下有出租車,打車上山1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