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豬肥膘50g,山藥75g,雞蛋2只,精鹽3g,濕淀粉100g,芝麻油10g,胡椒粉少許,豬后腿肉250g,百葉1張,黃酒10g,味精1g,蔥姜汁75g,青蒜末2g。
做法:
1、山藥洗凈入冷水鍋中煮熟,削去皮,塌成泥。
2、將豬后腿肉斬成茸放碗中,加蛋黃、紹酒、醬油、蔥姜汁、精鹽和濕淀粉,攪打上勁;肥膘斬茸與山藥泥一起放入另一碗中,加黃酒、蛋清、蔥姜汁、精鹽、味精和濕淀粉攪打上勁。
3、取小籠1個,鋪上百葉,放上紅色肉糊,攤成約1 cn厚的方形,抹平后再放上白色山藥糊,按原樣攤好抹平,將籠加蓋置沸水鍋上蒸約25分鐘,用手按上去有彈性時,取出晾涼,揭去百葉不用。
4、把蒸好的膘雞切成0.5 cm厚10 cm長的片,白面朝底扣放碗中,再上籠用大火蒸透取出,潷出原汁,翻扣入大湯碗內(nèi)。
5、原汁入鍋,另加雞湯一手勺上火燒沸,放鹽調(diào)味,淋入麻油,起鍋澆在湯碗中,撒上青蒜末、胡椒粉即成。
膘雞的吃法,也有兩種:一種為"扣碗",一種為"散燒"。扣碗的做法是把膘雞切片組成碗口大的龜背形,外加湯汁及調(diào)味佐料,外觀上,像一個完整的大饅頭,用筷輕輕一撥,則一片片各自分開;另一種為散燒,是將膘雞切成方塊或片狀,拌以菠菜、姜、蔥等佐料,放到鍋里燒開即可裝碗。其特點(diǎn)是:青、紅、白三色搭配,非常美觀,真令人賞心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