羹團子,也稱“熬井團子”,上世紀(jì)50年代至80年代人的最愛,也是筆者童年時期最喜歡的早點,一大碗才伍分錢,早上吃一碗就飽了。該食品既不屬熱也不屬涼,屬中性,易消化,是老百姓早晨工作前后饑餓時的首選點心。以前基本上是用肩挑著或用板車推著走街竄巷的吆喝,現(xiàn)這種走巷賣團子的已經(jīng)很少很少了。
熬制羹團的質(zhì)量,除取決于熬制技術(shù)外還有大米和蔬菜的質(zhì)量。大米以晚米最好,做出的團子軟,熬制中容易增加它的韌性;早米做出的團子硬,韌性很難增加。
小時候聽祖母說:“她的一個遠房親戚,叫唐古老,他家世代做羹團子在河?xùn)|灣菜市場賣。從唐古老的口述推算,撫州做羹團子的歷史在250年以上,但具體出現(xiàn)年代目前無從查證?!爆F(xiàn)在我市仍有個別吃團子的早點店,但現(xiàn)在是將醅料揉成長條后用刀切成一個個小圓柱形團子,少了一道工序增加團子的韌性。
羹團子雖美味,但制作復(fù)雜,耗工量大。熬制是體力活,而且需要技術(shù)、掌握火頭。其生產(chǎn)流程是:首先將大米用冷水淘洗好浸泡三個小時左右,然后磨成米漿,倒入鍋中,加少許純堿,中和冷水浸泡與米漿產(chǎn)生的酸,用火熬制。開始時用大火,短暫的大火使米漿快速濃縮,馬上改用小火。然后用木棍不停的攪拌,動作越快越好,米漿劃動越均勻越好,拉動米漿增加它的韌性,做出的團子柔韌好吃。攪拌力度隨米漿伸縮度增加而增加,隨之變成糊。該道工序耗力,一般需要男人來完成,女人燒火掌握火頭。當(dāng)米糊濃縮到木棍不易劃動時,關(guān)火起鍋,醅料放在桌上,不斷擠壓翻動,繼續(xù)增加米糊的韌性和加速醅料中水分的揮發(fā),直到能搓成長條,將長條醅料捏成一贅贅團子。再將團子倒入沸水中煮五分鐘,放入青菜再煮五分鐘,沖入適量的制羹米漿(熬制團子醅料前留下的),再煮五分鐘起鍋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