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古稱渭水,是黃河的最大支流。發(fā)源于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鳥鼠山,主要流經(jīng)今甘肅天水、陜西省關(guān)中平原的寶雞、咸陽、西安、渭南等地,至渭南市潼關(guān)縣匯入黃河。
渭河南有東西走向的秦嶺橫亙,北有六盤山屏障。渭河流域可分為東西二部:西為黃土丘陵溝壑區(qū),東為關(guān)中平原區(qū)。
渭河干流,橫跨甘肅東部和陜西中部。全長818公里,流域總面積134766平方公里。
流經(jīng)甘肅省中部,東南部和陜西省的中部。一般以西源為正源,即渭河發(fā)源于鳥鼠山。有二源:南源清源河,源于渭源縣西南豁豁山,匯集山區(qū)眾多支流,為常年性河流,長30多公里,東北流至渭源縣清源鎮(zhèn)與西源合;西源名禹河,源于渭源縣西鳥鼠山,河流短小,為間歇性河流,東流與西源合后始稱渭河。東流過隴西縣。再東南流入武山縣,南岸有榜沙河、山丹河、大南河匯入,再東流入甘谷縣,北岸有散渡河注入,至天水市又有葫蘆河由北岸注入,籍河由西來匯,再東匯牛頭河。過小隴山,入陜西省境。
其中:在甘肅省定西市境內(nèi),發(fā)源于定西市渭源縣西南海拔3495米的鳥鼠山北側(cè),源頭高程1383米,干流由西向東流經(jīng)渭源縣、隴西縣后,于鴨兒峽注入天水。境內(nèi)集水面積10241.78平方千米,占渭河總面積134767平方千米的7.6%,年輸沙量5044萬噸,境內(nèi)侵蝕模數(shù)5100噸平方千米。在天水市境內(nèi),渭河干流流經(jīng)武山縣、甘谷縣和麥積區(qū)兩縣一區(qū),全長270公里。
渭河干流在陜境內(nèi),流長502.4公里,流域面積67108平方公里,占陜境黃河流域總面積的50%。全河多年平均徑流量103.7億立方米,其中陜境產(chǎn)流62.66億立方米;每年輸入黃河泥沙達5.8億多噸,約占黃河泥沙總量的1/3。渭河干流從天水出甘肅省,東流至天水與寶雞接壤,經(jīng)寶雞市的陳倉、渭濱、金臺、岐山、眉縣、扶風(fēng),咸陽市的楊陵、武功、興平、秦都、渭城,西安市的周至、戶縣、長安、未央、灞橋、高陵、臨潼,渭南市的臨渭、大荔、華縣、華陰等22個縣(市、區(qū)),至潼關(guān)的港口入黃。
渭河多年平均徑流量75.7億立方米,陜西境內(nèi)為53.8億立方米。徑流地區(qū)分布不均,總的趨勢是自南而北減小,秦嶺、關(guān)山區(qū)高,原區(qū)、谷地區(qū)低;西部大于東部,中游比下游徑流豐富。秦嶺北坡的徑流模數(shù)較高,為9~15公升/秒·平方公里,而黃土原區(qū)的徑流模數(shù)只有0.8~2.2公升/秒·平方公里,僅千河徑流模數(shù)較高,千陽站為4.66公升/秒·平方公里。渭河干流的徑流模數(shù)為2.5~3.7公升/秒·平方公里,其中魏家堡、咸陽站較高,是由于支流加入造成。
從徑流深等值線圖上可清楚地看到,秦嶺北坡的徑流深隨山地高程升高而增加,由低于100毫米到高于600毫米,最高中心在太白山及南五臺山。渭河沖積平原十分平坦,水利化程度很高,屬于低產(chǎn)流區(qū)。
渭河中下游徑流的多年變化
分區(qū) 河流 測站 流域面積 年徑流量變差系數(shù) 最大年徑流量 最小年徑流量 最大年與最小年徑流量的比值
(平方公里)
立米/秒 年份 立米/秒 年份
渭 渭河 林家村 30661 0.35 154 1964 31 1972 5
河
干 渭河 咸陽 46827 0.3 353 1964 65.5 1972 5.4
流 渭河 華縣 106498 0.37 593 1964 98 1972 6
千河 千陽 2935 0.45 31 1964 7.73 1969 4
北 漆水河 龍巖寺 1125 0.6 6.7 1964 1.22 1966 5.5
岸
支 漆水 耀縣 797 0.45 3.8 1954 0.97 1957 4.2
流 沮水 蘇家店 840 0.6 2.36 1964 0.41 1960 5.9
南 石頭河 斜峪關(guān) 686 0.3 23.4 1964 7.73 1969 3
岸 黑河 黑峪口 1481 0.4 38.3 1964 10.3 1969 3.9
支 灃河 秦渡鎮(zhèn) 566 0.4 16.5 1964 4.13 1969 3.9
流 灞河 馬渡王 1601 0.35 33.2 1964 10.1 1966 3.3
徑流變化
渭河中下游徑流的年際變化,表現(xiàn)為南部小,北部大,即渭河南岸秦嶺山地年徑流量豐富而年際變化小;北岸黃土區(qū)年徑流小而年際變化大。年徑流的變差系數(shù),秦嶺北坡一般為0.30~0.40,其中石頭河、清姜河等僅為0.30,黑河、澇河及灃河等為0.40,再往東的大峪河、石砭峪河等又減少到0.35。最大年與最小年的比值為3.0~4.0,在秦嶺北坡的分布情況與變差系數(shù)的分布相適應(yīng)。黃土塬區(qū)的變化最大,變差系數(shù)為0.45~0.60,最大年與最小年徑流的比值為4~6倍。渭河干流水量大,徑流的年際變化相對較小,變差系數(shù)0.30~0.35。
渭河徑流的季節(jié)變化明顯,干流以秋季流量最大,約占年徑流的38%~40%,夏季占32.8%~34.2%,春季占17.7%~19.1%,冬季為8.3%~9.9%。南岸支流黑河及以西的河流,以夏季徑流量大,秋季次之;黑河以東的河流則以秋季最大,夏季次之,春季徑流的比重較大,可占到21%~27.3%。北岸支流以千河徑流的年內(nèi)分布最不均勻,秋季徑流占52.6%,夏季徑流只占23.5%,春季徑流也較低,為14.6%。漆水河徑流的年內(nèi)分配比較均勻,春季占23.2%,與夏季25.1%相近,冬季徑流高達15.8%,比千河春季徑流還高,其原因在于下墊面因素的影響。
泥沙
渭河華縣站平均每年向黃河輸送49200萬噸泥沙,泥沙主要來自北岸的黃土區(qū),以涇河及渭河上游最甚。涇河平均每年向渭河輸送30900萬噸泥沙(張家山站),占華縣站輸沙總量的62.8%,而流域面積只占華縣站的40.6%。來自渭河上游的泥沙,林家村站每年20000萬噸,占華縣站年輸沙量的40.6%,而流域面積只占華縣站的28.8%。渭河南岸為秦嶺土石山區(qū),植被較好,河流含沙量很少,一般均在1.0公斤/立方米以下;年平均輸沙模數(shù),一般為每平方公里數(shù)百噸。灞河流經(jīng)黃土區(qū),其馬渡王站含沙量為5.6公斤/立方米,年輸沙模數(shù)為2110噸/平方公里。
渭河干流含沙量,由林家村(63.7公斤/立方米)、魏家堡(43.9公斤/立方米)至咸陽(31.1公斤/立方米)是逐漸減小的。其原因在于:首先是渭河出寶雞峽進入關(guān)中平原后,河谷突然放開,河床比降大減,水流挾沙能力減小,上游帶來的泥沙沉積于河槽內(nèi),使河水含沙量自然減??;其次是河段兩岸支流的含沙量均較小,含沙量較大的北岸支流千河、漆水河也只有10~11公斤/立方米,使含沙量減小;還有是寶雞峽引渭灌區(qū),把部分泥沙帶到灌區(qū)內(nèi),使含沙量減小。咸陽以下河流含沙量又急劇增加,臨潼站達55公斤/立方米,華縣站也有49.3公斤/立方米,主要原因在于涇河帶來了大量泥沙,涇河張家山站含沙量高達148公斤/立方米。我們常使用的涇渭分明成語,系指涇河水清,渭河水渾,已變?yōu)闆芎铀疁?,渭河水清了?/p>
渭河及各支流輸入中下游河段的泥沙,遠遠大于通過華縣站輸送給黃河的泥沙,即每年還有大量泥沙沉積在中下游河槽內(nèi),主要原因在于三門峽水庫提高了河流侵蝕基點。
洪水
渭河中下游降雨集中于7、8、9三個月,而且多大暴雨,洪水災(zāi)害較多。從實測資料看,渭河干流以1954年洪水最大,林家村水文站的最大洪峰流量為5030立方米/秒(1954年8月17日),咸陽站為7220立方米/秒(1954年8月18日),華縣站為7660立方米/秒(1954年8月19日)。支流清姜河曾出現(xiàn)過504立方米/秒(益門鎮(zhèn)1964年),千河馮家山1954年8月17日零時洪峰流量3960立方米/秒,石頭河斜峪關(guān)1964年有1050立方米/秒,黑河黑峪口1980年有3040立方米/秒。根據(jù)歷史資料記載,渭河寶雞段,從公元1200年至1981年共發(fā)生過水災(zāi)22次,平均每35.5年一次,大洪災(zāi)年有清咸豐二年(1852年)、同治六年(1867年)及民國10年(1921年)等。本區(qū)的洪水災(zāi)害常常是連陰雨形成的,1700~1949年的14次水災(zāi),有雨情記載的10次,其中有5次(1811、1933、1922、1939、1949年)屬此情況,而且歷時長,范圍廣,與鄰省同時發(fā)生。由于渭河灘坎較低,一般洪水均可漫灘淹沒農(nóng)田。河床擺動不定,據(jù)調(diào)查,保安灘河段,1898年到1962年的64年中,較大的變遷有7次,擺動幅度最大達5公里以上,有“三十年河南、三十年河北”之說。1933年洪水淹沒灘地及良田49.74萬畝,危害及沖毀村莊181個。1954年洪水淹沒總面積36.32萬畝,沖毀村莊79個。
1981年8月,寶雞市出現(xiàn)了特大洪水,千河、清姜河、石頭河、湯峪河、通關(guān)河等均超出現(xiàn)有記載以來的最大洪峰流量。據(jù)統(tǒng)計,渭河干流魏家堡8月17~21日,平均流量為621~2540立方米/秒,一日最大洪量2.19億立方米,為歷年一日最大洪量的0.74倍,三日洪量5億立方米,為歷年三日最大洪量的0.82倍,7月日洪量為10億立方米,為歷年7日最大洪量的1.16倍。清姜河益門鎮(zhèn)站,15~21日7天共出現(xiàn)5次洪峰,一日最大洪量1890萬立方米,為歷年一日最大洪量的0.93倍,三日最大洪量5110萬立方米,為歷年三日最大洪量的1.33倍,7日最大洪量8480萬立方米,為歷年7日最大洪量的1.69倍。由于水庫的調(diào)節(jié)作用,避免了一場洪水災(zāi)害。千河上游的段家峽水庫,把千河436立方米/秒的洪峰流量削減為36立方米/秒,保護了隴縣縣城;下游的馮家山水庫和王家崖水庫,又把1170立方米/秒的洪峰流量,削減為309立方米/秒,并錯峰58個小時;石頭河鸚鴿嘴水文站1360立方米/秒的洪峰流量,被正在興建中的石頭河水庫削減了2/3;漆水河好畤河水文站131立方米/秒洪峰,被羊毛灣水庫所攔蓄。如果沒有這些水庫的攔洪削峰,渭河干流魏家堡站將出現(xiàn)6480立方米/秒的洪峰流量,將超過54年洪水5780立方米/秒的洪峰流量,而實際只出現(xiàn)了4500立方米/秒的洪峰流量。
關(guān)中盆地的內(nèi)澇
1983年7月~10月,關(guān)中盆地連續(xù)降雨,發(fā)生大面積的內(nèi)澇,受災(zāi)面積1144.8萬畝,倒塌損壞房(窯)近58萬間,死亡600余入。毀壞各種渠道174公里,各類建筑物735座。西安市區(qū)因排水工程系統(tǒng)不暢,北城河漫溢,東西大街水泥路面下陷斷裂,造成部分地區(qū)電桿倒折、停水、停電和停產(chǎn)損失。
內(nèi)澇危害最嚴重的明水出露非常廣泛,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明水面積達1635900畝。大面積的明水分布有兩個中心,一是周至、戶縣、興平;二是二華夾槽(華縣、華陰)。就其危害而言,渭北寶雞峽、馮家山、涇惠、洛惠、交口抽渭等灌區(qū),內(nèi)澇較為嚴重,出現(xiàn)明水面積34.5萬畝,占關(guān)中地區(qū)明水面積的21%。地下水埋深2米以上的漬澇面積,洛惠灌區(qū)占22.12%,交口抽渭占48.25%,涇惠灌區(qū)占4.66%。
關(guān)中盆地內(nèi)澇的成因較為復(fù)雜,地質(zhì)地貌是形成內(nèi)澇的地形基礎(chǔ),降水、灌溉是地下水補給的主要來源,巨厚的陸相沉積物,提供了河流、降水入滲的條件,在多雨年份,地下水位上升,形成大面積內(nèi)澇區(qū)。
甘肅省境內(nèi)
甘肅省境內(nèi),主要支流有秦祁河、大咸河、散渡河、義隴河、榜沙河、散渡河、葫蘆河、藉河、牛頭河等。
秦祁河,渭河支流,源于臨挑縣境東南部的胡麻嶺,東南流入隴西縣,寒水溝由東北匯入,至別羊口入渭河。河長67.5公里,平均比降5.95喻,流域面積858平方公里,年均徑流量0.183億立米,流量小、水質(zhì)差,不能灌溉,洪水含沙量大。
咸河,渭河支流,在隴西縣東部。源于隴西北部大岔,南流至隴西縣赤山子匯人渭河,全長69公里,平均比降5.28%,流域面積1159平方公里,年均徑流量0.233億立米,水量少質(zhì)差,不能灌溉,洪水時含沙量多。
榜沙河,渭河支流。在甘肅省中部。上游名下河里,源于岷縣眠峨山北麓,西北流,匯申都河后稱間井河,東北流人漳縣,稱黑虎河,至榜沙鎮(zhèn)納胭脂河后,稱榜沙河。再北流有靛帶河和潭河由西匯人,東北流至鴛鴦鎮(zhèn)東注入渭河。全長102.6公里,流域面積3597平方公里,年徑流最5.33億立方米,以降雨補給為主,中上游流經(jīng)北秦嶺山地,水流湍急,水力資源豐富,山區(qū)植被良好,何流含沙量小。
散渡河,渭河支流,位于甘肅省中部,上游名牛谷河,辣于通渭縣西的牛營大山,東南流過縣城,經(jīng)新城轉(zhuǎn)為南流人甘谷縣境。過安遠,至甘谷縣渭河北岸新興鎮(zhèn)人渭河。全長142公里,流域面積2436平方公里,年徑流量848億立方米,以降雨補給為主,70%的徑流集中有5、10月,流經(jīng)隴西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qū),水土流失嚴重,年輸沙量2436萬噸,最大含沙量每立方米1000公斤。
葫蘆河,渭河主要支流。古稱隴水、長離水、瓦亭川,亦稱長源河、武延川、苦水河等.在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南部,甘肅省東部。因河流遷回曲折,沿河峽谷、盆地相間、故名。上源烏龍河,源出寧夏回族自治區(qū)西吉縣月亮山,東南流納濫汲河,人甘肅省靜寧縣稱葫蘆河,南流有東峽河、甘渭河、莊浪河、水洛河、五營河、甘溝河、治平河匯入。再南流人秦安縣,匯郭嘉河、西小河、清水河等,至天水市石佛鎮(zhèn)南,注人渭河。全長301公里,流域面積1.07萬平方公里,省內(nèi)長209公里。年徑流量5.03億立方米。流經(jīng)隴西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qū),水土流失嚴重,年輸沙量7270萬噸,最大含沙量每立方米1210公斤,河谷盆地人口稠密,地勢平坦,土坡肥沃,有灌溉之利。秦安大地灣古文化遺址,就位于葫蘆河支流五營河南岸的階地上。
水洛河,葫蘆河支流。在甘肅省中部,以古釋站水洛亭得名。古有水洛川之稱,源于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隆德縣境的六盤山西麓,西南流人甘肅省莊浪縣境,匯東峽水、外兒河、章麻河,至水洛城西南與水洛南河匯合,再西南人靜寧縣,匯入五營河后轉(zhuǎn)向東北流,注人葫蘆河。全長79公里,流域面積1793平方公里,年徑流量0.08億立方米。流經(jīng)黃土丘陵溝壑區(qū),水土流失嚴重。
耤河,渭河支流。在甘肅省東南部,源于甘谷縣南瘦驢嶺,東北流人天水市境,經(jīng)關(guān)子鎮(zhèn)折向東南流,有金家河由西南注入,又東流匯南溝河,羅玉溝河,至天水市北道區(qū)人渭河,全長80公里,流域面積1267平方公里,年徑流童1.33億立方米,下游河谷寬闊,農(nóng)業(yè)發(fā)達,有天水市秦城及北道埠重要城鎮(zhèn)。
牛頭河,渭河支流。亦稱清河、橋水、東亭水、西江。在甘肅省東南部.源于清水縣東南牛頭山,故名,因上游流經(jīng)隴山林區(qū),河流含沙量小,水流清澈,故又稱清水河。東北流經(jīng)山門折向西,又北納湯浴河、樊河、后川河。再西南流匯稠泥河,至天水市北道區(qū)社棠鎮(zhèn)注人渭河。全長86公里,流域面積1846平方公里,年徑流最2.37億立方米。
陜西省境內(nèi)
陜境渭河流域右岸南山支流較多,從西到東有清姜河、清水河、伐魚河、石頭河、西湯峪、黑河、澇峪河、新河、灃河、皂河、灞河、零河、湭河、赤水河、遇仙河、羅紋河、羅敷河等,大都水清、源短、流急,較長的黑河125公里,灞河104公里,其余皆不足百公里。左岸為黃土階地原區(qū),支流稀少,從西向東有通關(guān)河、小水河、金陵河、千河、漆水河、涇河、石川河、北洛河等,大多水量相對較小而含沙量很大,流長在百公里以上。
千河,渭河左岸支流,位于關(guān)中西部,因流經(jīng)千山腳下而得名。源出甘肅六盤山南坡石嘴梁南側(cè),東南流至唐家河入陜境,斜穿寶雞隴縣中部,經(jīng)千陽、鳳翔,于寶雞市陳倉區(qū)馮家嘴注入渭河。河流全長152.6公里,平均比降5.9‰,流域面積3493平方公里,其中省內(nèi)分別為129公里與3272平方公里,平均年徑流量4.85億立方米,隴縣以上流經(jīng)隴山山地,植被較好,為山貨林產(chǎn)區(qū);隴縣、千陽間為黃土原梁淺山丘陵區(qū),千陽以下流經(jīng)黃土臺原區(qū),馮家山附近兩公里長一段呈峽谷狀,以下則河谷展寬,水流分散,主岔不明。主要支流有石罐溝、咸宜河、捕魚河、峽口河、普洛河等。
漆水河,渭河左岸支流,位于關(guān)中西部寶雞、咸陽兩市之間,古時曾叫漆沮水、武亭水、杜陽水,源出麟游縣招賢鄉(xiāng)石嘴子村西南山溝中,名招賢河;東南流過良舍鄉(xiāng)轉(zhuǎn)向東流,名杜水河;到麟游城,納永安河、澄水河后始名漆水河。城西鎮(zhèn)頭天臺寺有九成宮故址,為隋唐時皇帝避暑勝地,旁有《醴泉銘》碑,系唐魏征撰文,歐陽詢手書,被世入譽為“雙絕”,為楷書典范之一。漆水再東南流與扶風(fēng)、乾縣和永壽飛地搭界,本段又名好畤河;更南偏西行入武功境漠西河、水至大莊鄉(xiāng)南立節(jié)村注渭。全河長151公里,平均比降4.7‰,集水面積3824平方公里,年均徑流量約2億立方米。桃樹坡以上90公里為上段,屬黃土梁狀的土石山區(qū),河谷窄深,基巖裸露,植被較好;桃樹坡至北鄭村為中段,長20公里,穿流于黃土原間,中部形成原間盆地,谷坡破碎陡直,庫容1.2億立方米的羊毛灣水庫即建于此;北鄭村以下40余公里為下段,河流進入關(guān)中盆地,地勢平坦,農(nóng)田水利開發(fā)較早。
黑河,渭河右岸支流,流域全在周至縣境內(nèi)。古稱芒水,以其出秦嶺芒谷而得名;又因其水色黑,故稱黑河。源頭在太白山東南坡二爺海(海拔3650米),南偏東流經(jīng)厚畛子,過駱駝脖子直至峪口,長91公里,納大小支流34條,集水面積約1500平方公里,大部分為茂密森林所覆蓋,已有675平方公里劃為國家自然保護區(qū),水源充沛,水質(zhì)清純,為西安市重要水源地。河水出峪后穿過淺山丘陵區(qū)黃土臺原,河道展寬至1000米以上,至沙谷堆、董家園變成了三岔河,河水漫漶,河道游蕩,砂礫一片。再東流納南來的清水、峪、田峪、赤峪等河,在尚村鄉(xiāng)石馬村投入渭河。全河長125.8公里,集水面積2258平方公里,徑流深362毫米,多年平均徑流量8.17億立方米,1964年最大徑流量12.1億立方米,1929年最小僅3.04億立方米,最大洪水流量3040立方米每秒(黑峪口,1980)。民國31年(1942)黑惠渠建成后,計劃灌溉農(nóng)田16萬畝。干流自然落差1100余米,可開發(fā)水能2.99萬千瓦。
灃河,渭河右岸支流,位于關(guān)中中部西安西南,正源灃峪河源出長安縣西南秦嶺北坡南研子溝,流經(jīng)喂子坪,出灃峪口,先后納高冠、太平、潏河,北行經(jīng)灃惠、靈沼至高橋入咸陽市境,與渭河平行東流,在草灘農(nóng)場西入渭。全河長78公里,平均比降8.2‰,流域面積1386平方公里,平均徑流量4.8億立方米。灃峪口以上32公里流經(jīng)石質(zhì)山區(qū),地質(zhì)條件復(fù)雜,峽谷、寬谷相間,水流清澈湍激,山勢奇?zhèn)ィ吧沱悺3錾綖樯角芭_原帶,河床砂礫淤積,河水入滲地下,兩岸灘地土層薄,地下水源豐富,地?zé)崴N藏較廣。秦渡鎮(zhèn)附近有灃惠渠首大壩,創(chuàng)建于民國30年(1941),為關(guān)中八惠之一,灌溉面積23萬畝。大壩以下,水流平緩,河道展寬,河床淤積更甚,形成地上河,常受洪水威脅,五樓堡洪峰曾達1430立方米每秒(1957年7月16日);平時常流量僅10余立方米每秒。灃河的走向,史書有“東北支津”與“灃水東注”之說,但實地考察,中段并無改道跡象,河流變遷主要在下段,即過了豐鎬遺址,曾向西北流經(jīng)沙河會新河入渭,北魏以后,主河道由客省莊北流入咸陽境,或北流或東北流入渭。入渭前系河灘漫流,入渭口搖擺多變,極不穩(wěn)定。灃河是一條久負盛名的河道,相傳古時洪水泛濫,經(jīng)大禹疏鑿乃成?!对娊?jīng)·大雅·文王有聲》說:“灃水東注,維禹之績?!薄渡袝び碡暋氛f:“漆沮既從,灃水攸同”?!都瘋鳌氛f:“灃水東北流,經(jīng)豐邑之東,入渭而注于河?!敝艽S、鎬兩京即建在緊靠灃河?xùn)|西兩岸,秦阿房宮,漢、唐長安城離灃河亦不遠,昆明池遺址在灃河?xùn)|岸。
灞河,渭河右岸支流,位于西安市東南部,源出藍田縣東北隅,渭南、華縣交界處的箭峪嶺南側(cè)九道溝,南流至灞源鄉(xiāng)急轉(zhuǎn)西北,經(jīng)九間房至玉山村折向西南,隔岸即公王嶺藍田猿入遺址,再經(jīng)馬樓、普化到藍田縣城,納輞峪河又轉(zhuǎn)西北,過三里鎮(zhèn)、泄湖、華胥進入西安市區(qū),穿灞橋、納浐河北流,于賈家灘北入渭。灞河古名滋水,秦穆公時改滋水為霸水,以顯霸功。后霸水又衍為灞河。遠于上新世,由于驪山斷塊的隆起和秦嶺的抬升,河水不斷向左岸偏移,使左岸支流少而長,右岸支流多而短。全河共有支流60條,較大的有藍橋河、輞川河、浐河,皆在左岸。灞河全長104公里,流域面積2581平方公里,年均徑流量7.43億立方米,年輸沙量278萬噸。平均比降6.2‰。洪水頻繁,民國24年(1935)和1953年曾出現(xiàn)2160立方米每秒290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流量,而常流量不足10立方米每秒。橫跨在灞河上的灞橋古今聞名。據(jù)《三輔黃圖·橋》載:“灞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入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绷?、留諧音,取挽留之意?!段靼哺尽氛f,灞橋兩岸,筑堤五里,栽柳萬株,游入肩摩轂擊,甚為壯觀。故唐入楊巨源和李白詩有“楊柳含煙灞岸春,年年攀折為行入”與“年年柳色,灞陵傷別”之感懷?!堕_元軼事》則說,灞陵有橋,來迎去送,至此黯然,故又稱“銷(迷)魂橋”。每逢春日柳絮飄雪,“灞柳風(fēng)雪撲滿面”也是長安八景之一。
石川河,古稱沮水,一名宜君水、石川水、堰頭河。渭河左岸支流。上源二支,東支漆水,又稱銅官水,西支沮河為石川河正源。漆水以源頭多漆樹得名,源于耀縣東北鳳凰山東面的崾崄梁下,與宜君縣西南哭泉梁的塔尼河匯合后入金鎖關(guān),南偏西流,合馬杓溝、雷家河,穿過銅川市區(qū),再合王家河、小河溝等,于耀縣城南入沮河。全河長63公里,流域面積814.7平方公里,平均比降11‰,年均徑流量0.38億立方米。上段基巖裸露,中段為灰?guī)r地段,河床多礫石,下段進入地塹式斷陷盆地,河谷展寬。沿河兩岸水泥窯場、廢渣碎石遍布,阻礙行水,易發(fā)洪水災(zāi)害。沮水源于耀縣西北長蛇嶺南側(cè),由大坡溝、西川等數(shù)條小溪流匯集而成,南偏西流至廟灣轉(zhuǎn)東南流,于柳林鎮(zhèn)上下,東納校場坪,西納秀房溝(頭道溝)水,在耀縣城南與漆水河交匯,河長67公里,流域面積871平方公里,比降13‰,年均徑流0.62億立方米。兩河匯合后始稱石川河。東南流,于馬槽村入富平,過莊里鎮(zhèn)進入渭河平原,繞過富平城西,接納趙氏河,在魏村入臨潼,經(jīng)康橋、相橋,轉(zhuǎn)西南行,接納從西面來匯的清河,在交口附近入渭。
石川河右岸支流清河,由清峪河與冶峪河匯流而成。清峪河又名清濁河,源于耀縣照金鎮(zhèn)西北的野虎溝,向南過白村為淳化、耀縣界河,過岳村為三原、涇陽界河;冶峪河一名冶峪水,源出淳化縣北安子哇鄉(xiāng)老城灣,兩源相隔不遠,一在石門山東南,一在石門山之南。冶峪河出谷口有臨江潭,峽谷飛瀑,景秀迷入,正南行繞淳化城轉(zhuǎn)東南,過黑松林、石橋,入涇陽口鎮(zhèn)、云陽,在三原安全灘匯清峪河,向南又急轉(zhuǎn)東偏北行,河床深切百余米,由三原城北經(jīng)大程入臨潼,轉(zhuǎn)東南流注入石川河。清河長147公里,長于石川河干流,集水面積1550平方公里,平均比降3.3‰,年徑流量0.63億立方米。石川河全長137公里,平均比降4.6‰,集水面積4478平方公里,年徑流量2.15億立方米。流域西寬東窄,呈不對稱的巴掌形,東面石川、洛河之間古為金氏陂及鹵泊灘,沒有支流入渭;連同西面清河流域北原下之地,皆屬鄭國渠灌區(qū)。流域內(nèi)已建有桃曲坡、馮村、黑松林、小道口等中小水庫數(shù)十座。
涇河,渭河左岸支流,古稱涇水,跨陜甘寧三?。▍^(qū)),源于寧夏涇源縣六盤山東麓的馬尾巴梁東南老龍?zhí)叮ㄒ嘤心媳倍粗f,即北支出固原縣大灣鎮(zhèn),南支出涇源縣老龍?zhí)叮?,穿過甘肅東北部平?jīng)觥艽ǔ?,從長武馬寨鄉(xiāng)湯渠進入陜西,東流至芋園鄉(xiāng)景家河30余公里一段為陜甘界河,再南流轉(zhuǎn)東南流,經(jīng)彬縣、永壽、淳化、禮泉、涇陽至高陵陳家灘匯入渭河,全長455公里(一說450公里),集水面積45421平方公里(一說4.78萬平方公里),其中省境內(nèi)河長272公里,集水面積9246平方公里,分別占全河長的60%和總面積的20%。河流域年均總徑流量為20.7億立方米,其中陜境產(chǎn)流4.27億立方米,水土流失嚴重,年均輸沙量約3億噸,“涇清渭濁”考證多有,“涇渭分明”已成為分辨事物的成語。涇河洪水陡漲陡落,洪枯懸殊,常流量只有20立方米每秒,最高洪峰流量達14700立方米每秒以上(1911),張家山水文站有記載的最大流量為9200立方米每秒(1933年8月8日),最小僅0.7立方米每秒(1954年6月29日)。主要靠夏季降雨補給,年徑流量有60%以上集中在5~10月,流經(jīng)黃土高原溝壑區(qū),水土流失嚴重,年輸沙量9460萬噸,最大含沙量為每立方米875公斤。有“涇水一石,其泥數(shù)斗”之說。徑河谷地甘肅境內(nèi)寬闊、平坦,灌溉便利,是重要的農(nóng)耕區(qū)。
北洛河,古稱洛水,通稱洛河,50年代改稱北洛河,為渭河最長支流,源于榆林地區(qū)定邊縣西白于山最高處魏梁(海拔1907米)之南麓,東經(jīng)107°36’,北緯37°13’,初名石澇川,東南流至鐵邊城合王坬子川后叫頭道川,至延安地區(qū)吳旗縣城關(guān)合亂石頭川后始稱洛河。流經(jīng)定邊、靖邊、吳旗、志丹、甘泉、富縣、洛川、黃陵、宜君、白水、澄城、蒲城、大荔等13縣,在三河口附近注入渭河,河長680公里。流域平均寬80公里,呈條帶狀,總面積26905平方公里,除葫蘆河境外有2381平方公里之外,均在省境內(nèi),干流平均比降1.5‰。洛河是一條古籍記載較多而又混淆較多的河流。一是與南洛河相混淆?!稄V韻·鐸韻》說:“《尚書·禹貢》在‘導(dǎo)洛自熊耳’,《漢書》洛,本作雒?!鼻逋躞蕖墩f文句讀補正》說:“許君(許慎)但說陜西、甘肅之洛,是河南之雒本不從水也。段玉裁《小箋》說:“自魏黃初以前,雍州渭洛字作‘洛’,豫州伊雒字作‘雒’,絕無混淆,黃初(220~226)以后乃亂矣。”《魏略》說:“魏以行次為土,水之壯也,水得土而乃流,土得水而柔,故除‘佳’加‘水’,變‘雒’為‘洛’?!币褜⑽悸宓穆搴痈姆Q北洛河,以別于伊洛的南洛河。二是與石川河(漆沮水)相混淆。首先將兩者混為一談?!渡袝び碡暋吩唬骸皩?dǎo)渭自鳥鼠同穴,東會于灃,又東會于涇,又東過漆沮,入于河?!薄睹珎鳌吩疲骸捌峋?,二水名,亦曰洛河?!逼浯紊现钙峋冢ㄊê樱?,下指洛河。《太平寰宇記》載:“沮水自坊州升平縣(今宜君縣西)北子午嶺出,俗號子午水,下會榆谷,慈馬等川,遂為沮水,至耀州華原縣(今耀縣)合漆水,至同州朝邑縣(今大荔東)東南入渭?!边€有把雍州漆沮水(即武功漆水河)與石川河、洛河互相混同。
零河,是臨潼、渭南兩縣界河,古時叫泠水,因源于藍田縣厚子鎮(zhèn)西南零溝而得名。流經(jīng)大王、贠曲公社西側(cè),何劉公社東側(cè)、北側(cè),三張公社南、西側(cè)的深溝中,過白楊公社張義村西北入渭河。在縣境內(nèi)匯高灣溝、劉才溝、老虎溝、芋子溝、邢家溝等較大支流。主流長27公里,流域面積303.9平方公里。其中,在本縣境內(nèi)96.8平方公里,占32.3%。年平均流量為419萬立方米,平均比降為2‰。全流域有1公里以內(nèi)毛溝132條,1~3公里的支溝10條,3~5公里的支溝4條,5公里以上的支溝兩條,共148條,長115,310米。
湭河,由稠水河、清水河在河西公社史家村匯合而成。自川道北流到川口王,經(jīng)灰堆村穿渭南城到雙王公社張莊村東北入渭。近年在湭河上游發(fā)掘的北劉、白廟、史家村仰韶文化遺址,證明氏族社會時,各部落傍水而居,稱部族和氏族的首領(lǐng)為酋長,所以,古稱“首河”或“酋河”。也有寫“猶”河的,建國后才改寫為湭河。全長40.4公里,流域面積259.5平方公里。平均比降3.47‰,年平均徑流374萬立方米。1972年3月在河西公社何家村調(diào)查,1884年最大流量為1,000立方米/秒,1949年流量為500立方米/秒,1957年流量為471立方米/秒,1962年流量631立方米/秒。年平均輸沙量86萬噸,平均侵蝕模數(shù)3,270噸/平方公里。匯入湭河干流的1公里以內(nèi)毛溝64條,1~8公里支溝22條,3~5公里支溝兩條,共88條。沿河均可攔埝渠,自流灌溉,種植水稻、蔬菜,培育竹林、果園。
赤水河,為渭南、華縣界河。源于秦嶺箭峪嶺,出峪后西匯橋南東溝、寺峪、羊峪、葫蘆峪、黑掌峪、稀屎溝等較大支流,經(jīng)崇凝、線王、豐原東側(cè)溝里,到程家公社蔡郭村,穿赤水鎮(zhèn)北流至念頭村東入渭河??偭饔蛎娣e300.8平方公里,在本縣境內(nèi)54.4平方公里,占18.1%。全長41.4公里,在本縣境內(nèi)15。9公里。平均比降3‰,年平均徑流量1,190萬立方米。1955年在程家公社蔡郭村調(diào)查,1914年最大流量910立方米/秒。1962年在華縣洪水村調(diào)查,8月15日洪水流量為341立方米/秒。年平均輸沙8.13萬噸。赤水河匯1公里以內(nèi)毛溝148條,1~3公里支溝17條,3~5公里支溝7條,5公里以上支溝3條,共175條,河長72,880米。俗傳的周處斬蛟血染河水,屬附會,實因秦嶺北麓有鐵礦成分,故水呈赤色。
入陜境至林家村為上游,河長123.4公里,落差791米,平均比降1.81‰,其上段主要為黃土高原溝壑區(qū),河道川峽相間段;下段主要為秦隴山區(qū),河流切入花崗閃長巖類基巖200米左右,形成寬僅五六十米、石壁峭立如拱門的石峽和峰巒聳接、山勢陡逼寬一二百米的寶雞峽。林家村至咸陽為中游,河長171公里,流域面積46856平方公里,落差224.4米,平均比降1.24‰,水流緩慢散亂,沙洲淺灘較多,河寬1500米~2000米,計入灘地可達4000米~5000米。魏家堡渭惠渠大壩以下110余公里河流南北擺動,變化頻繁,群眾亦有“三十年河南、三十年河北”的民諺。咸陽至港口為下游,河長208公里,落差56米,平均比降0.28‰,咸陽至涇河口段屬游蕩分汊性河道,主槽相對較穩(wěn)定;涇河口至洛河口段,右岸較固定,左岸崩塌嚴重,唐時《三絕碑》距渭河7.5公里,現(xiàn)距河岸僅百余米;北洛河口以下河寬3000米~15000米,因受黃河頂托易生倒灌,三門峽水庫建成后,渭河口以上河床淤積,抬高5米多,潼關(guān)卡口形成攔門沙,成為防汛心腹之患。
關(guān)中渭河形成于早更新世,距今約200萬年前,流域內(nèi)人類活動蹤跡達80~100萬年以上,有80萬年前的藍田猿人遺址,15萬年前的大荔人遺址,六七千年前的母系氏族公社群落半坡遺址,以及大量的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遺址等。關(guān)中又是中華民族實現(xiàn)國家大統(tǒng)一的奠基地,人文初祖炎黃二帝在此統(tǒng)領(lǐng)先民,征戰(zhàn)耕織;周秦漢唐等10多個朝代憑借渭、涇、浐、灞、灃、滈、澇、潏八水之利,在此建都達千余年之久,使中國名列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
歷史上,渭河航運也曾得到了開發(fā)和利用。周秦時渭河航運已經(jīng)開始,公元前647年,晉國發(fā)生大旱災(zāi)向秦國求救,秦國給晉國支援了大批糧食,“以船漕東轉(zhuǎn),自雍(今鳳翔縣南)相望至絳”,水運路線沿渭河順流而下,溯黃河、汾水而上,直到晉國都城絳(今侯馬市),說明渭河中下游水量較多,有航運之利。漢、唐王朝定都長安,每年需通過渭河運輸數(shù)十萬石,乃至數(shù)百石糧食到長安,渭河上糧船終繹不絕,能載重六七百石,戰(zhàn)爭年代的軍船更是往來不斷。例如,劉裕伐后秦之戰(zhàn),王鎮(zhèn)惡就率領(lǐng)水軍,乘蒙沖小艦溯渭而上,至渭橋登陸,一舉攻克長安。唐代末年遷都洛陽,渭河水運衰退,大約到清代中葉以后,渭河已基本不能行船,只在夏、秋雨多水大的時候,僅有小木船在下游的某些河段上通行,可見渭河的水量已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
渭河流域的水利事業(yè)歷史悠久,在陜西境內(nèi),除了前已論述的龍首渠、鄭白渠外,較大的古代水利工程還有成國渠、漕渠等。
成國渠,修建于公元233年,從眉縣杜家村附近引渭水向東流,過漆水河至今興平縣境入蒙蘢渠,它是渭惠渠的前身。灌溉今眉縣、扶風(fēng)、武功、興平、咸陽一帶70萬畝田地。該渠修于漢武帝時期,后來失修淤廢。三國時魏衛(wèi)臻又重新整修,向西延長近150公里,同時自興平開渠東行,至涇渭交匯處以西注入渭水,使成國渠向東又延伸了50多公里。西魏大統(tǒng)十三年(547年),在成國渠筑堰,建六斗門。唐代又進一步發(fā)展,咸通十三年(872年),又匯集了葦谷、莫谷、香谷、武安四水,增加了水源,灌溉武功、興平、咸陽、高陵等縣2萬余頃土地,其效益可與涇白渠相當(dāng),稱為渭白渠。唐以后成國渠始終延續(xù),其利不斷。
漕渠,公元前129年開挖,是關(guān)中古代的人工運河。漢武帝時,為把黃河下游出產(chǎn)的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往長安,供京城的需要而修筑。渠道從長安城西南昆明池起,東北流經(jīng)今臨潼、渭南、華縣、華陰至潼關(guān),直通黃河,長150余公里,沿途接納浐、灞、沋、赤水等河流,水量充足,航運便利,成為當(dāng)時重要的運輸線,而且可灌溉漕渠兩岸1萬多頃農(nóng)田。
到解放時,除洛惠渠、涇惠渠外,關(guān)中地區(qū)的主要灌溉工程有:
渭惠渠,1935~1937年修,自眉縣引渭河水向東灌溉武功、興平、咸陽等狹長地帶的60萬畝土地;
梅惠渠,1936~1939年修,自眉縣斜峪關(guān)引石頭河水,灌溉歧山、眉縣斜峪關(guān)引石頭河水,灌溉歧山、眉縣9萬畝田地;
黑惠渠,1938~1942年修,自周至縣黑峪口引黑河水灌溉周至縣8萬畝農(nóng)田;
灃惠渠,1941~1947年修,引灃河水,灌溉灃、渭三角地帶4萬畝農(nóng)田;
澇惠渠,1943~1947年修,灌溉戶縣境入灃河兩岸2萬畝農(nóng)田。
據(jù)統(tǒng)計,到20世紀末,關(guān)中地區(qū)設(shè)施面積萬畝以上的灌區(qū)有108個,有效灌溉面積在萬畝以上的有88個,其中1萬~10萬畝的灌區(qū)有78個;10萬~30萬畝的中型灌區(qū)有羊毛灣水庫灌區(qū)、灃惠渠灌區(qū)、梅惠渠灌區(qū)、石川河灌區(qū)及黑惠渠等五個灌區(qū)。面積在50萬畝以上的大型灌區(qū)有:涇惠灌區(qū)、寶雞峽灌區(qū)、洛惠渠灌區(qū)、交口抽渭灌區(qū)及馮家山水庫灌區(qū)等五大灌區(qū),它們均分布在渭河北岸,自西而東連成一片。涇惠渠、洛惠渠前已論述,其余三大灌區(qū)介紹如下:
寶雞峽灌區(qū),分塬上灌區(qū)和塬下灌區(qū)兩部分。塬下灌于區(qū)即原渭惠渠灌區(qū),于1935年開工修建,1938年正式投入灌溉,1949年僅灌農(nóng)田27萬畝。建國后整修擴展,灌溉面積為57萬畝。1958年修建了渭高抽工程,灌溉面積發(fā)展到53萬畝。塬上灌區(qū)于1956年修建,1962年停工,1968年1月復(fù)工,1971年竣工通水。塬上與塬下兩灌區(qū)于1975年4月合并,統(tǒng)稱寶雞峽引渭灌區(qū)。
塬上引水樞紐工程,在寶雞市西11公里處,即從林家村渭河峽谷口筑坎設(shè)閘,攔河引水??偢汕O(shè)計引水流量為50立米/秒,校核流量60立方米/秒??偢汕L170.2公里,沿渭河北岸黃土塬坡蜿蜒東行至眉縣上塬,此段長98公里,稱為塬邊渠道。渠道從常興上塬后,跨越水、信儀溝、漆水河、大北溝、南溝至乾縣壇子坊,分東西兩干渠,東干渠長26.3公里,西干渠長18.5公里,均延伸到泔河畔上,可控制191萬畝面積。
塬下引水樞紐工程,從眉縣魏家堡筑坎設(shè)閘,攔河引水,總干渠設(shè)計引水流量45立方米/秒,可加大55立方米/秒??偢汕L17公里,到扶風(fēng)的孝母村,分南北兩干渠,南干渠長67公里,至咸陽市西郊入渭河,北干渠長105.4公里,至涇陽狼溝入涇河,可挖制109萬畝面積。
寶雞峽引渭工程,是關(guān)中地區(qū)灌溉面積最大的工程,灌溉咸陽市、寶雞市和金臺、寶雞、岐山、眉縣、扶風(fēng)、楊陵、武功、興平、秦都、乾縣、禮泉、涇陽、高陵等十三個縣區(qū)的300萬畝土地。其中自流灌溉214萬畝,抽水灌溉86萬畝(包括群眾抽灌26萬畝,水庫周圍抽灌10萬畝)。全灌區(qū)有總干渠二條,干渠4條,支渠和支分渠68條,斗渠1643條,有渠庫結(jié)合工程——水庫5座,總庫容1.9億立方米;有陂塘756座,總蓄水能力3032萬立方米;機電井11000多眼,已初步形成引、蓄、提相結(jié)合的水利灌溉網(wǎng),從根本上改變了千古旱原的自然面貌和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基本條件,使渭北旱原成為陜西糧棉生產(chǎn)的重要基地之一。
交口抽渭灌區(qū),是1960~1970年分兩期建成的一個大型電力抽水灌區(qū)。1984年1月,把原來的東方紅灌區(qū)改為此名稱。渠首在臨潼縣油槐鄉(xiāng)西樓子附近,由渭河北岸抽水。全灌區(qū)共有28處抽水站,分八級抽水,平均凈揚程35.2米,最高累計凈揚程86米。干渠5條,支渠31條。灌溉渭南、臨潼、蒲城、富平、大荔等5縣的126.08萬畝田地。排水干溝4條,支溝38條,控制面積79.8萬畝。
馮家山水庫灌區(qū),于1970年7月開工,1975年完成第一期工程,1979年底全部竣工。它是一座以蓄水灌溉為主,兼作防洪、發(fā)電、養(yǎng)殖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水庫樞紐工程在千河下游寶雞縣橋鎮(zhèn)馮家村下,筑坎攔河蓄水,坎高73米,總庫容3.89億立方米,其中有效庫容2.86億立方米。修渠引水灌溉,設(shè)計引水能力36立方米/秒,加大引水流量為47立方米/秒??偢汕L39.1公里。北干渠長50.8公里,南干渠全長27.8公里,均由混凝土襯砌。東灌區(qū)共有支渠29條,斗渠28條,西灌渠長2.25公里。渠庫結(jié)合工程6座,總庫容2133.5萬立方米。灌溉寶雞、鳳翔、岐山、扶風(fēng)、眉縣、永壽、乾縣等7縣136萬畝土地。灌區(qū)以千河為界,分東、西兩灌區(qū),東灌區(qū)有121萬畝土地,西灌區(qū)僅有15萬畝土地。自流灌溉面積65.33萬畝,約占灌渠面積的一半。
(一)歷代堤防
渭河堤防工程始于唐代咸陽柳堤。據(jù)《重修咸陽縣志·古跡》載:唐時咸陽筑堤防渭水潰決,植柳逾萬,故名柳堤。清代華縣、寶雞等地筑堤防水?!独m(xù)修陜西通志稿》載:乾隆二十一年(1756)八月,渭水溢岸,危及田舍,華州牧席紹葆勸民于沿河低洼處筑堤捍水,居然無恙。乾隆二十五年(1760)夏,淫雨多,渭河漲,水從無堤段漫出,州牧聞訊后親赴華縣侯坊、吳家橋和大荔胡村等處,與各村耆老共謀接筑渭堤,數(shù)千人費工一月,增新補舊,接筑赤水以東、方山以西渭河大堤50余里,民樂安堵,齊頌席功。
清宣統(tǒng)年間,寶雞縣曾請準撥款在陽平鎮(zhèn)修筑河堤。民國24年(1935)陜西省水利局會同寶雞縣在陽平鎮(zhèn)南修建丁壩5座,全長1145米,壩體以直徑約0.2米、長約6米的木樁排成兩行,插于河內(nèi),排距2米,樁跨0.7米,排樁之間縱橫平鋪梢料,上壓石子。5壩成后,河泓流勢已見南遷,北岸各壩間河床逐漸淤高,使陽平鎮(zhèn)得到保護。
民國25年(1936)渭惠渠攔河大壩建成后,先后在大壩上下游兩岸建丁壩34座,并建起了護岸防護林帶,用以穩(wěn)定河勢,防止塌岸,保證引水。
(二)當(dāng)代堤防
963年,陜西省人民委員會成立由水利、農(nóng)業(yè)、林業(yè)、畜牧、交通等部門和沿河各專區(qū)、市、縣(區(qū))領(lǐng)導(dǎo)組成的渭河治理領(lǐng)導(dǎo)小組,1972年在領(lǐng)導(dǎo)小組下專設(shè)治渭辦公室。1973年,周至、武功、興平、咸陽、西安、高陵等縣市成立渭河管理站。至1995年,渭河共有管理機構(gòu)15個,管理人員169名。
1954年渭河洪水(簡稱“54型”洪水)以后,開始對渭河進行全面規(guī)劃治理,并采取統(tǒng)一目標(biāo),分段設(shè)防,縣(市)包干,逐步實施,集中會戰(zhàn)與經(jīng)常維修相結(jié)合的辦法進行治理。至1995年,中游段的堤防基本建成,下游包括南山支流的治理逐步得到加強,并初步建成了防洪搶險通訊預(yù)警系統(tǒng)。
1.中游段治理
1954年陜西省水利局提出整治河道、利用灘地為目的的防洪工程規(guī)劃,由國家投資,組織沿河社隊開展重點治理。到1963年,共建成砌石護岸、壩垛、丁壩等重點工程44處,總長50公里。由于工程標(biāo)準和質(zhì)量較低,建成不久大都被洪水沖毀。
1965年,省治渭領(lǐng)導(dǎo)小組制定《渭河中游河道治理規(guī)劃報告》,提出以防御5年~10年一遇洪水為主,遠期穩(wěn)定中水河床,以防御“54型”洪水為目標(biāo),布設(shè)生產(chǎn)堤和防護堤兩道防線。生產(chǎn)堤以防御3年~5年一遇洪水為標(biāo)準,堤內(nèi)河床寬500米~1500米,堤外布設(shè)固灘生物帶,以保護、改良灘地;防護堤以防御“54型”洪水為標(biāo)準,堤內(nèi)河寬1000米~1500米。1965年~1972年新建堤防45處,總長190公里,初步穩(wěn)定了中游河道,改變了“三十年河南,三十年河北”的局面。
1972年,省水電局制定《渭河中下游主河道治理規(guī)劃》,以穩(wěn)定河槽,縮窄河寬,實現(xiàn)河道渠槽化為目標(biāo),歸并生產(chǎn)堤和防護堤,重新劃定洪水防護線。防御標(biāo)準仍按“54型”洪水分成4段,過水流量林家村—千河口—漆水河口—黑河口—咸陽鐵路橋分別為5030立方米每秒、5780立方米每秒、6200立方米每秒、7220立方米每秒;林家村一渭惠渠大壩一黑河口一咸陽鐵路橋劃分3段,各段堤距分別為600米、700米、1000米。其中眉縣種馬場以上、八一抽水站、黑河口等處因有夾心灘或支流匯入放寬至1700米左右。主要工程有砌石護岸、短壩、輕型工程等38處,長120.6公里。截至1986年,新建堤防及護岸工程180公里,連同加固利用原有堤防,渭河中游堤防累計達到256公里,約占需要治理河段的78%。其中護岸壩垛3013座,護岸林帶220公里。計完成工程投資2760萬元,土方2100多萬立方米,石方220萬立方米。從1987年起,每年投入數(shù)百萬元資金,以建立河堤化為目標(biāo),對渭河中下游段連年進行集中治理會戰(zhàn)。經(jīng)過6年艱苦奮戰(zhàn),累計投資6856萬元,共移動土方1866萬立方米,石方123.4萬立方米,加高培厚原堤段152.4公里,加固壩垛1088座,新建河堤88.4公里,壩垛3300座,新修淤背埂120.8公里,大部土堤內(nèi)坡作了砌石處理,新修防汛路8條,改善防汛路50條,在三門峽庫區(qū)修建避水樓6466座。至1995年,渭河中游段西起寶雞市,東至咸陽市,南岸河堤基本貫通聯(lián)成一體,北岸河堤伸至興平田阜,中游段堤防總長約300公里,防洪標(biāo)準已由過去的5年左右提高到15年~20年。
2.下游段治理
渭河下游指咸陽鐵橋至潼關(guān)卡口共208公里。渭南以下過去一直是地下河,華縣站平槽過水能力約在5000立方米每秒~5500立方米每秒,自流排水暢通。新中國成立初除在槐衙渡口、華縣水文站和樹園修建共計3公里護岸工程外,其它河段均未設(shè)防。
1958年,陜西省入民委員會為減少陜西三門峽庫區(qū)移民搬遷,降低淹沒損失,決定按渭河兩岸地面335米至338米高程和三門峽水庫壩前340米水位修筑防護堤。防護堤由黃委會西北黃河工程局設(shè)計,陜西省水利廳、省三門峽庫區(qū)管理局和沿渭各縣分期組織實施。到1978年,在渭河北岸建成大荔拜家至渭南姜郭60公里、臨潼三王至高陵吳村楊10公里堤防,在南岸建成方山至渭南田家90公里(其中包括支流50公里)和渭南孟家至白楊寨20公里堤防,總長180公里,堤頂寬6米,臨、背邊坡分別為1∶2.5和1∶2,初步形成庫區(qū)渭河堤防,可防御渭河7000立方米每秒~8000立方米每秒洪水。
1960年三門峽水庫建成蓄水以后,渭河下游發(fā)生了歷史性變化,至1964年黃河淤積,潼關(guān)卡口抬高4.6米,形成攔門沙,渭河入黃口上移5公里,渭河變成地上懸河,導(dǎo)致12條南山支流入渭不暢,洪澇災(zāi)害頻生。1964年,國務(wù)院總理周恩來主持召開陜、晉、豫、魯4省治黃會議,提出“確保西安、確保下游”治理原則。1965年、1969年,國家對三門峽水庫樞紐進行了兩次改建,并改變運用方式,但三門峽庫區(qū)泥沙淤積仍在發(fā)展,至1991年已達51.41億噸,其中渭河下游15億噸。
1967年8月、9月,黃河龍門至潼關(guān)間豐水豐沙,形成對渭河涌水倒灌,渭河尾閭倉西至西楊8.8公里河道全部淤積,水流分股,農(nóng)田受淹面積達70多萬畝,威脅10多萬群眾生命財產(chǎn)安全。同年12月,由黃委會和陜西省水電廳組織西北水科所、三管局、地質(zhì)部地質(zhì)5大隊、渭南地區(qū)水電局和陜西農(nóng)建師等單位進行勘測規(guī)劃后,提出了開挖深1.5米、寬20米~30米、比降0.12‰的引河,堵復(fù)西楊村土堤的疏流方案。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工程于1968年4月開工,由渭南、臨潼、華陰、華縣、大荔、潼關(guān)6縣和省農(nóng)建師組織6400人施工,至7月底完成引水歸流河道工程,總計投資30萬元,開挖土方16萬立方米。
渭河仁義灣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形成,河灣平面呈環(huán)形,曲線總長12公里,直線距離僅2.5公里,彎曲系數(shù)4.8,嚴重淤積阻水。1969年由省三管局設(shè)計裁彎工程,引河長3.05公里,底寬30米,平均深5.5米。1973年由省農(nóng)建師施工,1974年8月挖成小斷面引河,經(jīng)4次洪水?dāng)U沖,于1975年形成寬380米的新河道。工程總用工12萬個,機械臺班5000個,開挖土方48萬立方米。裁彎后河道縮短9公里,泄洪暢通,擴大耕地6000畝。
1969年三門峽水庫樞紐完成一期改建以后,臨潼、渭南等地群眾按“54型”洪水標(biāo)準于耿鎮(zhèn)橋上下正常水位335米以上修建生產(chǎn)堤130公里,其中橋以上長20公里,以下110公里,可保護耕地19.9萬畝。同年,陜西農(nóng)建師和駐軍在三門峽庫區(qū)335米高程以下沿渭河北岸仁義村至果園、南岸方山村至潼關(guān)龔莊渡口分別修建20多公里生產(chǎn)堤,保護耕地30萬畝。1972年,在耿鎮(zhèn)橋至咸陽鐵路橋間又按防御7220立方米每秒洪水修建生產(chǎn)堤30公里,生產(chǎn)堤增至160公里。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wù)院辦公廳發(fā)出《關(guān)于陜西省三門峽庫區(qū)移民安置問題的會議紀要》,近10萬名移民返庫安家落戶,庫區(qū)防洪形勢更為嚴峻,成為陜西心腹之患。1986年國家撥???.2億元安置返庫移民,至1994年規(guī)劃工程基本完成,其中建有防洪設(shè)施村臺67個,加固朝邑圍堤35公里,避水臺63座,防汛撤退道路60.73公里。
1964年至80年代末,渭河下游干、支流上共建堤防178公里。1990年,陜西省人民政府制定了《渭洛河下游治理規(guī)劃》,1991年由水利部、黃委會審查通過并報國家計委待批。1992年至1993年加高培厚渭河圍堤工程55公里,之后,又對柳葉河、羅敷河、長澗河等南山支流堤防進行加高培厚和拓寬疏浚。
二、支流
陜境渭河干流南北兩岸15條主要支流已建堤防工程443.24公里,其中50公里以上的有灃河103公里,灞河66公里,澇河63公里;10公里~50公里的有千河47公里,黑河44公里,漆水河40公里,浐河38公里,太平河14公里;10公里以下的有王家河8公里,涇河6公里,沮河5公里,北洛河4公里,金陵河3公里,清姜河與石頭河各1公里。以上堤防共保護45.86萬畝耕地、79.96萬人口和36座城鎮(zhèn)。
灞河平原段河流彎曲擺動,洪水災(zāi)害頻繁,堤防工程自清末增多。清光緒二年(1876),李有成主持修建了紅巖子至楊家村馬家堰堤防,長3219米,堤頂寬1.53米,可保護農(nóng)田2212畝。民國時期專門成立灞河堤防協(xié)會負責(zé)工程維修。民國6年(1917),修建了沙河滄堤8公里。民國10年~15年(1921~1926),多次堵復(fù)沖決,至16年(1927)筑堰堵復(fù)決口267米,耗大洋6934元。民國26年(1937)5月,右岸香湖灣河堤決口21米,省水利局征工搶修,修成土堤105米,丁壩3座長45米。同年8月,申家村、毛家灣決口,省水利局征集民工,開挖引河修筑阻水壩埝300余米,大堤護岸300米,以月堤連接上下堤防,長約70米,高出原河床1米。民國27年(1938)8月,灞河讀書村附近隴海鐵路橋下右岸堤防決口,省水利局派員搶修,開挖引河1100米,修筑導(dǎo)水壩200米,筑壩護岸1000米,次年5月完工。民國28年(1939),省水利局擬定了灞河上下游防洪治理甲乙兩種規(guī)劃,陜西省政府批準甲種計劃,并于民國28年、29年先后撥款2.47萬元和5萬元,對河堤作了一次較大的加固改善。
新中國成立以后,灞河堤防建設(shè)仍以中下游為重點。1949年秋,安家村、將軍廟、安邸村等河堤多處決口,灞河奪浐、浐河復(fù)決。1949年12月至1950年4月,人民政府撥小麥3000石(1石折合300斤),修丁壩15座、土堤4公里和護岸工程90米。1951年至1954年,按防御1949年10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流量,對堤防進行了全面改建與加高培厚,累計新建和加固堤防70公里,修建丁壩107座,護岸工程165米,完成土方60萬立方米,石方0.9萬立方米。至1973年累計完成土方120萬立方米,石方20萬立方米,改造灘地1.58萬畝。1975年1月省水電局擬定了灞河中下游河道全面治理規(guī)劃,計劃對藍田固京至灞河入渭口34公里河段,按20年一遇洪水布設(shè)工程,新修加固堤防58公里,堤頂寬3米~6米,堤距300米~500米。工程由灞橋區(qū)與未央?yún)^(qū)負責(zé)建設(shè),1988年全部完工。
1962年11月,灞河上游沿河社隊聯(lián)合修建了惠家斜段70米挑流壩,改造灘地700多畝。后張家斜、張家灣、拾旗寨等村又聯(lián)合修堤7公里,改造灘地1100余畝。1963年至1965年,泄湖、三里鎮(zhèn)、普化、李后、馬樓、玉山等鄉(xiāng)村,采取沉捆壩、鉛絲籠壩、干砌石壩等形式,對17處河道進行了治理,完成土方40多萬立方米,砌石6萬立方米,共用工70多萬個,投資31萬元(其中群眾集資5萬元),修筑堤防15公里,保護村鎮(zhèn)10多個,改造灘地3000多畝,保護耕地7000多畝。1977年10月,藍田縣成立灞河治理臨時指揮部,組織沿河的九間房、玉山、馬樓、普化、大寨、城關(guān)、三里鎮(zhèn)、泄湖、安村、孟村、華胥等12個公社,日上勞3萬多人開展治河工程。至1978年春,共建干砌石堤50多公里,漿砌石堤15公里,丁壩350座,植樹40萬株,總計投資100多萬元(其中群眾集資66萬元)。但由于強調(diào)“百里灞河一條線”,1980年大寨鄉(xiāng)清河改道工程即被沖毀,河水復(fù)歸故道,淹沒農(nóng)田100多畝。
2017年12月17日,陜西渭河入選首屆“尋找最美家鄉(xiāng)河”大型主題活動年度10條“最美家鄉(xiāng)河”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