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海雕(學名:Haliaeetus leucocephalus)又名美洲雕。是大型猛禽,成年海雕體長可達1米,翼展2米多長。眼、嘴和腳為淡黃色,頭、頸和尾部的羽毛為白色,身體其他部位的羽毛為暗褐色,十分雄壯美麗。主要棲息在海岸、湖沼和河流附近,以大馬哈魚、鱒魚等大型魚類和野鴨、海鷗等水鳥以及生活在水邊的小型哺乳動物等為食,飛行能力很強。上喙邊端具弧形垂突,適于撕裂獵物吞食;基部具蠟膜或須狀羽;翅強健,翅寬圓而鈍,扇翅及翱翔飛行,扇翅節(jié)奏較隼科慢;跗跖部大多相對較長,約等于脛部長度。是北美洲所特有物種。1782年6月20日,美國國會通過決議立法,選定白頭海雕為美國國鳥。
棲所為多沼澤的支流、路易斯安那、索諾拉沙漠以及東部落葉林、魁北克和新英格蘭。北部的白頭海雕屬候鳥,而南部的白頭海雕為留鳥。白頭海雕早先養(yǎng)殖在北美洲中部,但在它的最低數(shù)量主要限于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島北部和東加拿大和佛羅里達。
白頭海雕體長85-110厘米,翼展180-220厘米,雄性體重3500-4000克,雌性體重4500-6000克。是外形美麗、性情兇猛的大型猛禽。嘴、爪十分銳利而鉤曲,目光敏銳。和大部分食肉猛禽一樣,雌雕比雄雕個頭要大,成年的白頭海雕的眼、虹膜、嘴和腳為淡黃色,頭、頸和尾部的羽毛為白色,身體其他部位的羽毛為暗褐色,十分雄壯美麗。
白頭海雕的大小隨著年齡、性別和生活區(qū)域的不同而變化。未成年的白頭海雕往往比成年白頭海雕個頭還大,這是因為年輕的白頭海雕會有較長的尾羽和翅羽,盡管有這些較長的羽毛,未成年的白頭海雕體重卻不及成年白頭海雕。未成年的白頭鷹,通體羽毛是深棕色的;4到6歲成年后,白頭鷹頭部、頸部和尾部的羽毛逐漸變成白色。
白頭海雕眉骨突起,使它們外表看來很是兇猛。這種突起和瞬膜一樣,可以在烈日下遮護雕眼,還能為雕眼擋風蔽塵。白頭海雕飛下來往樹上棲息時,碰斷的樹枝樹條也許會彈起來,突起的眉骨就能起到保護雕眼的作用。此外,突起的眉骨還能使雕眼免受掙扎中獵物的傷害。
白頭海雕具有卓越的視覺能力,眼睛很大,眼部肌肉幾乎沒有多少可以活動的空間,因此它的眼睛沒有轉(zhuǎn)來轉(zhuǎn)去。為了彌補這個缺憾,雕長了許多頸骨,頸部因而可以靈活地活動。雕能將頭部轉(zhuǎn)動270度——也就是四分之三個圓。像許多別的鳥類一樣,白頭海雕的雙眼各長了一層特殊的眼瞼,叫做瞬膜。這層眼瞼能使眼睛保持濕潤,能替眼睛射刺激。
白頭海雕有四個足趾,三個在前,一個在后。足趾頂端長有長而彎曲的爪。這些爪尖利如刀,是白頭海雕厲害的武器,它們甚至比這種肉食鳥那鉤狀的喙還要危險。其中有力的是后足趾和后爪。當白頭海雕捕獲獵物時,它的后爪會深深地插入犧牲品的體內(nèi),往刺穿要害器官,比如心臟或肺部。白頭海雕的后爪弧長可達7厘米-8厘米。
白頭海雕有一副輕薄而中空的骨架,空隙中充滿空氣。雕骨中有許多是凝聚或連結(jié)在一起的,這就使得它們格外結(jié)實。這種骨架在它們飛翔的時候能夠很好地托舉它們。雕的骨架重量還不及其羽毛重量的一半。覆蓋于鳥身羽毛叫做羽衣,白頭海雕有一身獨特的羽衣。對一種靠飛翔生存的動物來說,讓羽毛良好的狀態(tài)是至關(guān)重要的。白頭海雕每天都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清洗保養(yǎng)自己的羽毛。即整理羽毛。白頭海雕尾部長有一個特殊的腺體。這個腺體在受壓時會分泌出油狀液體,雕把這種液體涂在羽毛上。這種油液能幫助羽毛防水保持羽毛的整齊。鳥一旦梳洗羽毛,就會使勁兒搖搖身子,抖落松動的羽毛,也令其他的羽毛各歸其位。徹底整理一次羽毛要花很長時間。一只健康的成年白頭海雕有7000多支羽毛。
白頭海雕是飛行的能手。它們在滑翔和鼓翼時的飛行速度可達時速56至70公里,若飛行時抓著魚,其飛行速度仍可達時速48公里。它們并不常遷徙。若領地接近水源就不會遷徙,整年待在那里,但是如果領地不接近水源,就會在踏入冬季時往南遷,或是往海岸的那一方遷徙,在冬季期間仍可方便地覓食。白頭海雕選擇的遷徙路線要視乎該路線的暖流、上升氣流及食物資源是否有利。在遷徙期間,它們會靠暖流往上攀升,而后往下滑翔,就這樣使用暖流前進,而當遇上斷崖和一些峭壁時則使用上升氣流,掠過這些地帶。一般而言,它們會在日間進行遷徙,因為那時太陽才能造成暖流,幫助它們飛行。
白頭海雕一般只會吱吱嘎嘎地叫。視覺是白頭海雕重要的一種感覺。白頭海雕視覺的清晰度超乎尋常,甚至比它的色覺還要好。良好的視覺使它們能夠更容易瞧見獵物的藏身處。有些東西在人類看來不過是一團米色的皮毛,而一只白頭海雕卻能清清楚楚地辨出那是五只顏色各異的松鼠。
白頭海雕具有捕殺動物用的利爪和撕裂動物用的鉤嘴,它們的足底粗糙得像砂紙。這有助于讓它們抓緊那些身體滑膩的獵物,例如魚或蛇。相對于它們身體的大小而言,白頭海雕的足也真是夠大了——竟有15厘米之長。白頭海雕像其他大多數(shù)猛禽一樣,是日間捕食性鳥類,常成對出獵,憑其異常敏銳的視力,即使在高空飛翔,亦能洞察地面、水中和樹上的一切獵物。不過,白頭海雕以魚類為主食,所以常棲息于河流、湖泊或海洋的沿岸。在美國阿拉斯加州海納斯附近的奇卡特河區(qū)域,每年11月的鮭魚洄游魚汛期間,在僅僅10多公里長的河岸,竟能吸引三四千只白頭海雕。
白頭海雕有兩種覓食方法:自己搜尋,或者四處觀望,瞧瞧別的雕聚集在什么地方。當許多雕圍著一塊地方聚集盤旋,其他雕也就知道了,那地方能找到食物。遠在64公里之外的頭海雕便能看見盤旋的雕群。這樣,白頭海雕不用花費很多力氣便能找到一頓美餐。偷吃別的雕的食物,這是很常見的。
白頭海雕以大馬哈魚、鱒魚等大型魚類和野鴨、海鷗等水鳥以及生活在水邊的小型哺乳動物等為食。它的飛行能力很強,飛行時常發(fā)出類似海鷗的叫聲。其視力比人類的眼睛要銳利很多倍,尤其是對移動物體的反應視力更是出類拔萃。它常常凌空盤旋,放眼四野,明察秋毫,動作敏捷,能在水面上抓起幾十公斤重的大魚。有時,白頭海雕也成雙成對地活動,合力追逐捕捉受傷的或瘦弱的水鳥,偶爾還進攻飛行中的天鵝,或者把浮在水面附近的大魚拖到岸邊。和所有的鳥類一樣,白頭海雕沒有牙齒。它們必須把食物一塊一塊吞下去,用鉤狀的大喙將獵物撕成一口一口的碎塊。
捕食的時候,白頭海雕一面在海面或湖面上盤旋,一面用銳利的目光搜索貼近水面游動的魚類,一旦發(fā)現(xiàn)目標,便急速俯沖下來抓獲。如果魚比較小,便用銳利的爪一下抓到魚背騰空而起。如果碰到大魚抓不起來時,甚至會被大魚拉入水中。當經(jīng)過奮力拼搏,實在無法獲取獵物時,也只好放開大魚,重新飛上天空。
白頭海雕彼此有多少交往要依一年中的不同時間而定。春季和夏季,成年雕忙于筑巢,白頭海雕為便于捕魚,筑巢于河流、湖泊或海洋沿岸的大樹上,年復一年地使用和修建同一個巢。這期間,準備繁殖配對的白頭海雕會緊守著自己的地盤。它們很少和其他白頭海雕接觸,除非是為了趕走入侵者,年齡太小、還不能交配的雕在暖和的月份里則東尋西探,了解周圍的環(huán)境,努力地生存下來。在冬季遷徙期間,白頭海雕彼此會交往得多一些。一大群一大群的白頭海雕常常會聚集在一個豐富的食物源周圍。生物學家認為,這些冬季的聚居能為年輕的成年雕提供一個可能與配偶相遇的場所。
白頭海雕為終生配偶制。到了繁殖季節(jié),白頭海雕常成群地集中到一些食物比較豐富的地區(qū),將巢筑于懸崖硝壁上,或者參天大樹的頂梢上。筑巢的材料主要是樹枝,里面也鋪墊一些鳥羽和獸毛。白頭海雕和其他鷹類一樣,也喜歡利用舊巢,并且在繁殖期間不斷地進行修補,使巢變得越來越龐大,一般直徑可達2.8米,厚可達6米,重量可達2000千克。雌鳥產(chǎn)卵一般在11月上旬,有的早些,有的晚些,時間可以相差幾個月。每窩產(chǎn)卵2枚,孵化期為一個月左右,第一只雛鳥和第二只雛鳥出殼的日期可以相差好幾天。雛鳥由雄鳥和雌鳥共同覓食撫育。通常都是喂給它們小魚或小型哺乳動物,在喂給雛鳥之前要先撕成碎片。隨著雛鳥不斷長大,飼喂的食物塊也越來越大,最后便將整個的食物放在巢中,任其啄食。到了育雛期的晚期,每次喂給的食物的量增多了,但喂給的次數(shù)卻逐漸減少。
雌鳥每年產(chǎn)二卵,孵化期35天,雛鳥出殼后一般需要經(jīng)過4個月,才能長成幼鳥,這時的體形已經(jīng)與成鳥相差無幾,體重甚至會超過成鳥。幼鳥全身的羽毛都是栗褐色,頭部和尾部都沒有白色的羽毛。幼鳥在親鳥的誘導下,開始練習用雙腳捕捉獵物或抓取巢材。在練習過程中,幼鳥的肌肉力量不斷增強,體重也有所下降。但是,幼鳥羽毛的顏色變化十分緩慢,一般需要5年左右,才能變成成鳥的羽色。小雕3個月后離巢獨立生活。
鳥類通常在孵化開始之后便再不產(chǎn)卵,但白頭海雕卻與眾不同,雌鳥在產(chǎn)下第一枚卵后就開始孵化,在孵化初期再產(chǎn)第二枚卵,這樣雛鳥出殼的日期先后可以相差幾天,因此先出殼的雛鳥往往比后出殼雛鳥大許多。當食物極端缺乏時,便導致同窩雛鳥自相殘殺的悲劇。先出殼雛鳥如果沒有食物可吃,便會把后出殼的雛鳥當作食物吃掉。由此可見白頭海雕雛鳥的長大要經(jīng)過多么嚴酷的生存競爭。
美國白頭海雕因為體態(tài)威武雄健,又是北美洲的特產(chǎn)物種,而深受美國人民的喜愛,因此在獨立之后不久的1782年6月20日,美國總統(tǒng)克拉克和美國國會通過決議立法,選定白頭海雕為美國國鳥。今天,無論是美國的國徽,還是美國軍隊的軍服上,都描繪著一只白頭海雕,它一只腳抓著橄欖枝,另一只腳抓著箭,象征著和平與強大武力。鑒于白頭海雕身價不凡,作為美國國鳥,受到了法律保護。1982年里根總統(tǒng)宣布每年的6月20日為白頭海雕日,藉以喚起全國民眾的關(guān)注,這足以說明其重視程度了。
作為美國的國鳥的白頭海雕,成為美國的重要象征之一,很多徽章上都有它的肖像,美國總統(tǒng)紋章(Seal of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就是一個好例子。
1782年6月20日,大陸會議(Continental Congress)獲許可采用部分為美國設計的國徽,包括:一只白頭海雕正在抓住箭和用它的爪抓住橄欖樹枝的國徽。
人們還可以在美國國徽和幾種美國硬幣的背面(包括25美分硬幣)找到白頭海雕的肖像。在1916年到1945年之間,美國總統(tǒng)旗(Presidential Flag)中的白頭海雕是朝著右方的。在世界和平時美國國徽中的白頭海雕會被改成臉向著橄欖樹枝,有戰(zhàn)事時美國國徽中的白頭海雕則會被改成面向箭枝。
在一些北美洲人的文化中,白頭海雕是一種神圣的鳥,它們的羽毛像金鷹一樣,在美洲土著的很多宗教和習俗中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這些美洲土著認為白頭海雕是神和人之間傳遞信息的使者。在美洲原住民的印第安歌舞慶典(Pow wow)中舞者都是用白頭海雕的爪子作為他們標志的一部分。通常在傳統(tǒng)慶典中,人們都會用白頭海雕的羽毛來作王位的標志、扇子、腰墊和頭飾。拉科塔族的印第安人會把白頭海雕的羽毛賜給完成任務的人作為獎賞。白頭海雕的羽毛可用于其他大場面中,在大學畢業(yè)典禮時,很可能會用得上白頭海雕的羽毛。此外,拉科塔還會在Sun Dance上用白頭海雕骨頭制成的笛子奏樂。對波尼族印第安人來說,白頭海雕象征著繁殖力,因為它們的鳥窩建在高處,且它們在受到攻擊時會奮不顧身的保護它們的幼鳥。另外,瓜基烏圖族印地安人會用白頭海雕來歡迎重要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