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祠位于鄭州東部的黃泛區(qū),屬豫東平原的西側(cè)邊緣地帶,古稱圃田澤。列子祠原位于圃田村北部,創(chuàng)建年代無考,據(jù)碑文記載,明萬歷八年(1580年)監(jiān)察御使蘇民望巡視河南路過圃田時,得知此事,因命奉直大夫知鄭州事許汝生重建祠堂,并立《重修列子祠記》碑刻一通。祠堂原有硬山房大殿、卷棚、左右?guī)?、過廳、門樓15間,呈長方形院落。1964年拆除,在其舊址建起小學(xué)。到2006年,在圃田村民張金貴的帶領(lǐng)下,于列子祠舊址東移15米恢復(fù)重建列子祠,10月份完工。新建列子祠基本保持原貌,南北長35米,東西寬20米,面積700平方米。大殿三間,為仿古式建筑,座北朝南,內(nèi)置列子像。列子祠內(nèi)現(xiàn)存碑刻三通,大明萬歷年間碑刻一通,寬0.85米,高2.68米,厚0.17米;清康熙年間碑刻一通,寬0.66米,高1.2米,厚0.13米;另一通碑刻因年久風(fēng)化剝落,字跡不清。
此祠創(chuàng)建年代無考,據(jù)碑文記載,祠曾一度被改為佛寺,明萬歷八年(1580)監(jiān)察御使蘇民望巡視河南過圃田時,得知此事,因命奉直大夫知鄭州事許汝升重建祠堂,并立《重修列子祠記》碑石。祠堂原有硬山房大殿、卷棚、左右?guī)?、過廳、門樓15間,呈長方院落。庭前屋后,點綴有幾株青綠刺槐。大殿頂鑲鴟吻、寶瓶,望瓦有圓形圖飾,楣木、雀替有“天馬奔日”、“獅滾繡球”及花卉浮刻。廳前立有明碑1座和清碑3座。大殿1966年被毀,石碑推倒埋入地下,現(xiàn)僅存山門、廊房等硬山式建筑,為學(xué)生教室,其他均己拆毀重建。列子,春秋時期思想家,著有《列子》。著名的《愚公移山》即出自《列子·湯問》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