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烘糕為安徽省合肥地區(qū)地方傳統(tǒng)糕類名點,被譽為合肥糕點族中的“四大名旦”之一。具有八百多年的歷史,傳說始于北宋末年。烘糕金黃油潤,疏松多孔,香酥可口,味美甘甜,具有潤肺消喘的功效。久放不會變味,不減焦酥,便于貯存攜帶。
合肥生產(chǎn)的烘糕,色潔白,酥脆可口,清香味美,是糯米制品中獨具特色的品種。
合肥生產(chǎn)的烘糕,具有八百多年的歷史。它具有香、甜、酥,具有潤肺消喘的功效。久放不會變味,不減焦酥,便于貯存攜帶。值得一提的是,生產(chǎn)四大名點的百年老店“張順興號”,榮獲國內貿(mào)易部頒發(fā)的“中華老字號”銅牌,祝愿它青春煥發(fā),再創(chuàng)輝煌。
原料配方:白糖18.85公斤,糯米28.7公斤,化豬油1.65公斤,飴糖0.8公斤
制作方法:
(1)制粉:選優(yōu)質糯米用溫水(以不燙手為宜)淘洗干凈,再用85~95℃的熱水潑灑,翻拌均勻,等“收汗”后將米磨成米粉。
(2)潮粉:選擇通風良好,比較潮濕的地板,以篾席作墊,將糯米粉平攤在上面,進行攤粉吸潮。攤粉厚度以5厘米為宜。要求勤翻拌,粉子不結塊,上潮均勻,不霉不變質,以手捏成團,抖動即散為度。
(3)熬糖打砂:將白糖溶化加入飴糖、化油熬制,用手粘成絲狀即可。然后趁熱充分攪拌,使糖液翻砂,即成細砂糖?;驅滋羌庸こ商欠?,加入清水、化油、調成干稠的糖漿亦可。
(4)拌糖、蒸糕:將潮粉與細砂糖混合,用木制搟筒搟均勻,裝入錫制糕盆內,再放入鍋內蒸至不軟、不硬、不散的程度。
(5)切片、烘烤:將蒸好的糕坯取出,放在面粉內靜置16小時(稱養(yǎng)坯),然后切片,烘烤,即為成品。
相傳早在北宋時代,合肥就生產(chǎn)一種形似銅錢大小的實心餅,名“金錢餅”,風味可口。又傳元末,朱元璋起兵反元時,合肥人張德勝,被朱任為先鋒,為了籌辦干糧,張到合肥,特制一種大“金錢餅”,就叫麻餅,以餉水軍,因此士氣大振,擊敗元軍,奪取采石天險。朱聞訊后,稱之為“得勝餅”,張死后,被追封為蔡國公,故又稱“蔡國公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