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寧州古城始建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至今已經(jīng)歷537年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永寧州古城原為古田縣治,明隆慶五年(1571)升為直隸州,稱“永寧”,永寧州古城由此而得名。
永寧州古城位于廣西桂林市永??h百壽鎮(zhèn)北端,與百壽巖隔河相望。永寧州古城始建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至今已經(jīng)歷537年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古城最先為土城,城墻周長約1000米,高5米,厚2米多。成化十八年,改砌為石城;隆慶六年(1572),古城往西被擴寬80余米,建城門四座,東門叫“東興門”,南門稱“鎮(zhèn)寧門”,西門喊“安定門”,北門為“迎恩門”。至萬歷三年,城墻增高到1.3米,加厚到0.6米;萬歷八年(1580),古城往北又?jǐn)U展100米,城周長擴建為1277米,高6.33米,厚3.2米,城頭垛637個,窩鋪12個,兵馬司4處,并在四座城門之上建起門樓。萬歷十四年(1586),在古城東面筑護城河堤430余米,城墻再次加厚,并加女墻窩鋪。
據(jù)文物專家考察,永寧州古城,在五百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在軍事上曾起過極重要的作用,是兵家必爭之地。每次改朝換代,永寧州古城必遇兵災(zāi)戰(zhàn)火。但它能歷經(jīng)五百多年風(fēng)風(fēng)雨雨還能比較完整地保存下來,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永寧州古城地處桂林至融安的險要地段,僅有一條古道從這里的大峽谷中通過。古城就建在古道的必經(jīng)之處,兩面有天然河流為護城河,四周數(shù)十公里都是高山大嶺。其北面6公里處有綿亙十余公里的險要關(guān)隘——三臺嶺(舊稱三厄嶺)。永寧州古城就處在三臺嶺險隘下的古道上,它就像一個關(guān)隘,進可攻,退可守,大有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之勢。
據(jù)《永??h志》記載,明弘治五年(1492)后,由韋朝威、覃萬賢、韋銀豹所率領(lǐng)的壯族農(nóng)民起義隊伍,曾攻占永寧州古城80余年,使這座大山之中的古城,一度成為廣西農(nóng)民起義的中心。
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南北城樓曾被大火燒毀,城墻多處崩塌,后修復(fù)。清光緒三十八年(1902),附近爆發(fā)了覃老發(fā)抗清斗爭,抗清隊伍向永寧州進發(fā),州城岌岌可危。清朝急派大部隊增援,方保住古城。
民國十二年,當(dāng)?shù)赝练隧f侯凡被桂林自治軍收編后,進駐永寧州古城自稱縣長,向百姓納稅派糧,引起民眾暴動。當(dāng)?shù)厝罕娚锨四弥蟮?、長矛、火銃等,猛烈攻打古城多天。但由于石城堅固,難以攻下。暴動的群眾圍困古城七天七夜后,韋九勾被迫向暴動的群眾投降。
民國二十四年,中(渡)、融(安)、百(壽)三縣人民反對廣西實行的“三自三寓”政策和“國民軍訓(xùn)”,融(安)縣一青年逃避征練,被政府槍決,激起七、八千人民眾爆動。當(dāng)年8月26日,有兩千余群眾攻打永寧古城。但由于武器低劣,群眾對堅固而高峻的石城一時無法攻破。國民黨援城部隊趕到后,攻城群眾被迫迅速分散逃離。
民國三十三年,日本侵略軍進犯百壽,曾兩次攻陷永寧古城,并盤據(jù)古城8個月之久。在這期間,抗日自衛(wèi)隊與日軍間交戰(zhàn)160余次。
民國三十八年,全國臨近解放,國民黨“廣西反共救國軍”第十三軍下轄2個師,第七軍一七二師共5000多人退入百壽,妄圖盤據(jù)古城進行頑抗。中國人民解放軍四十九軍一四六師和一四七師將百壽包圍,為了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人民解放軍勸敵軍長周祖晃投降。萬余敵人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紛紛放下武器投降。古城免遭炮火轟擊,從而完整的保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