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爐山森林公園位于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qū)東北部、廣汕公路南側,西接華南植物園,北側廣東樹木公園,東隔大觀路。南北長約3公里,面積410.19公頃,山間大石遍布,形狀各異。因從天空俯視其形狀似葫蘆,原名為葫蘆山,又因山上泥土多為紅泥土,空中看上去為火紅色,所以稱火葫蘆,又簡稱“火爐”,因此得名火爐山。
高約5米,長6米,100余噸重,由兩小巨石頂住,仿佛凌空飛來,擱在石棱倒插的火爐山云峰山石之巔,科學解釋為第四紀冰川過處的遺留物。
火爐山主峰白架頂,海撥321.8米。此山山勢渾圓,坡度平緩,山間大石遍布,形狀各異?;馉t山的最高點,可遠眺整個岑村的美景;晴天時候,可看到廣州的地標廣州塔。
2004年是周恩來總理視察岑村32周年,為了紀念這一重要事件,牢記總理的殷切期望,3月13日,團區(qū)委組織來自區(qū)內(nèi)各行各業(yè)的家庭近1500人在岑村火爐山森林公園種植了“周總理視察岑村紀念林”,并立了紀念碑。
東北門:火爐山東北門位于柯木塱南路的西側,從東北門出直奔鳳凰山。
西門:西門位于廣東機械技校天河小區(qū)附近。
南門:南門位于岑村水庫附近,從南門可以進入火爐山森林公園。
北門:火爐山公園北門靠近廣汕公路,北門其實就是一個巨大的綠色草坪廣場。
交通
岑村入口:可以乘坐公交車78路,78A路,776路,901路,901A路,773路,582路,902路,581路,b10路,b11路,20路,高峰線32路均可到達,山下有停車場,也可自行駕車前往。
柯木朗入囗:
可以乘坐公交車535路,534路,564路,83路到欖元村站到達,自行駕車前往從龍洞向增城方向10KM在廣州宗遠豐田處向右,進入柯木朗南路到。
火爐山公園位于天河區(qū)東北、廣汕公路南側,西接華南植物園,北側廣東樹木公園,東隔大觀路,與世界大觀、航天奇觀兩個大型娛樂場所遙遙相對,涵蓋柯木塱、岑村,凌塘村、龍眼洞林場、熱林所及黃陂聯(lián)合公司等,總面積約9000畝。公園一共有北門廣場、近岑村處、近凌塘村處三個入口,其中北門廣場是最主要、最方便的入口,整個規(guī)劃設計面積達7萬平方米。鳳凰山森林公園、龍眼洞森林公園、華南植物園、廣東省樹木公園以及周邊的社區(qū)綠化和廣汕路綠化帶環(huán)繞在火爐山森林公園周圍,形成了天河區(qū)東北部獨具特色的“森林谷”。
火爐山景區(qū)平均海拔150米,中部最高峰主峰白架頂海拔321.8米。此山山勢渾圓,坡度平緩,山間大石遍布,形狀各異。從天空俯視其形狀象葫蘆,山上泥土多為紅泥土。此山經(jīng)常打雷,山上大石多是被劈開一半的居多。
火爐山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春季(3月至5月中旬);溫度和濕度上升,平均溫度23℃,濕度82%。夏季(5月下旬至9月中旬);溫度高達33℃,濕度升至90%,秋季(9月下旬至12月上旬)平均23℃,平均濕度72%。冬季(12月中旬至2月下旬)平均溫度17℃,濕度72%。山中冬暖夏涼,四季如春。
火爐山上處處能見到黎朔、荷樹、火力楠、海南紅豆、美麗異木棉等亞熱帶和南亞熱帶優(yōu)良闊葉樹。山上自然氣息濃厚,空氣非常好,林木繁盛,水源富饒。山中豬頭石、雞枕石,三間二廊等自然景觀,在民間享有盛名。
火爐山森林公園的森林資源相當豐富,共30多個科、50多個屬、100多個品種,主要為亞熱帶和南亞熱帶優(yōu)良闊葉樹種組成。公園內(nèi)林木繁茂,澗水潺潺,火爐山的森林資源得到很好的規(guī)劃和保護,也是其空氣負離子含量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火爐山———帽峰山不僅是綠色森林生態(tài)廊道,更是優(yōu)質的地下礦泉帶。2000年8月6日廣東省地礦局勘察,廣州市龍洞火爐山、漁沙坦至帽峰山一帶蘊藏著一個面積約為200平方公里的優(yōu)質礦泉水資源帶。源水含有鈣、鈉、鉀、鎂、鋅、鋰等20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偏硅酸含量為43.8-48.6mg/L,優(yōu)于國家天然礦泉水(25.0mg/L)標準,是國內(nèi)外罕見的珍貴優(yōu)質天然礦泉水。
在森林公園,經(jīng)過空氣負離子檢測儀,空氣中負離子數(shù)量0.1×10000、0.2×10000、0.3×10000、0.4×10000,即每立方厘米達到3500至4000個負離子。
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規(guī)定,空氣中負離子的濃度每立方厘米不低于1000至1500個,空氣質量為清新空氣,在城市辦公室一般在200個以下,一般的城市公園也只有400-1000個左右,而火爐山森林公園空氣負離子能達到每立方厘米4000個,可見火爐山森林公園環(huán)境對于空氣質量的調(diào)節(jié)是顯著的。
火爐山龍眼洞,清朝末年農(nóng)歷四月初八清早,看牛仔三五成群趕牛到山窩里放牧。孩子們放下牛便去砍柴、挖藥、摘野果,按照往常習慣,到下午3時左右,吃飽的牛群會自己下山,但那天到了下午4時多,還未見有一頭牛下山,孩子們便上山查看究竟。結果發(fā)現(xiàn),牛群都圍在一起,與相隔不到三丈遠的一頭餓虎對峙。大黃牛牯為保護小牛,奮力搏斗,幾個回合竟逼得老虎連連后退,最后老虎被頂在山崖上,動彈不得而死,而牛牯也傷重力竭而亡。后來,父老鄉(xiāng)親把牛牯安葬在山上,并尊其為佛,每年農(nóng)歷四月初八,各社都會派人上山祭祀,為牛佛添土,祈求全村耕牛平安健壯。此風俗直到建國后才消失。
火爐山一帶還流傳著有猛虎出沒的傳說。清末民初,柯木塱村民發(fā)現(xiàn)火爐山東麓有老虎下山到背坪老屋咬死豬牛等牲畜。村中青年楊觀寶兄弟4人召集部分村民,手執(zhí)刀斧鋤頭棍棒,上山搜索。眾人行至一山谷時,果真發(fā)現(xiàn)一只黑白相間、百余斤重的老虎,楊觀寶見狀立即舉刀沖向石洞,卻不料被老虎從身后咬住腰間的刀鞘,眾人以為楊觀寶已落虎口,便紛紛各自逃生,只有楊觀寶兄弟不顧一切撲向老虎,終將其制服。楊觀寶打虎一事轟動全村及四鄰,還總結出“打虎要靠親兄弟”的諺語。
相傳古時的火爐山是太上老君煉丹時掉下的一個石鍋而形成的,當時常年熊熊大火,四面寸草不生,方圓幾公里都沒有人煙。南海觀世音菩薩經(jīng)過此地時,深感人間疾苦,便上奏玉皇大帝要求點化火爐山為一方森林,以造福人類。玉帝便命四海龍王合力翻動五湖四海的水,頃時驚濤巨浪,電閃雷鳴,風雨大作,七七四十九天之后,火爐山的大火才被熄滅,而過量的水慢慢滲透到火爐山下100多米深的云母花崗巖里,歷經(jīng)幾千年地質演變,成了如今火爐山至帽峰山區(qū)域廣東省最大的礦泉水帶。因得美水滋潤,山上樹木常年蔥郁,山下礦泉甘冽清純。
1972年4月4日,共和國第一任總理周恩來陪同馬耳他總理視察火爐山下的岑村大隊。周總理與外賓一行參觀了岑村大隊小學、沙河粉廠、衛(wèi)生站、花果山、水田、魚塘等地,然后語重心長地說:“一個貧窮落后的村莊,現(xiàn)在建成一個欣欣向榮的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這個地方將來一定會建設得更好、更美?!?/p>
火爐山南門有周總理視察岑村紀念林,并立石題字。
“火爐山一直免費,登山的游客也一年比一年多,單是從岑村入口登山的人流量平日就有2000多,到周末差不多有7000多人次”。公園岑村管理站黃煥華隊長說。
每天都堅持登山的游客,他們說:“這里更空曠更有‘野味”,總體感覺挺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