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來源
缽缽雞來源于四川樂山,已有上百年的歷史,因為來自于鄉(xiāng)村,與身具來著點純真質(zhì)樸的鄉(xiāng)村氣息,因其具有麻辣爽口,食用方便,風味獨特等優(yōu)點,受到四川地區(qū)的民眾廣泛喜愛,曾于1990年獲成都市小吃優(yōu)質(zhì)獎,1991年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命名為優(yōu)質(zhì)名小吃。缽缽雞食用方便,多種口味可選擇,配以特色雞湯飯即可休閑品味,亦可權作一餐,而且味道特色鮮美,價格平易近人。
食品特色
缽缽雞是民間的菜肴,人見人愛。烹制簡單,關鍵是選原材料。雞要選“跑跑雞”。成都本地的土雞種,敞放于鄉(xiāng)下山腰,稻田偷谷、林下啄蟲,一身跑跑肉,嫩香無比,就是骨頭渣渣都是極耐咀嚼的。那種關在籠子里用飼料喂養(yǎng)的商品雞,吃起來像嚼木頭,毫無雞的味道。關于缽缽雞的香味,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調(diào)料———藤椒油的運用。藤椒油幾乎就是為烹調(diào)缽缽雞而天生的。峨眉山系,出產(chǎn)一種像藤蘿的野花椒樹,八九月的藤椒果,由青而紫,玲瓏剔透,掛在樹上都是誘人的。摘來鮮果,盛于陶缽,將熱菜油浸淋,輔以鮮芋荷葉、芭蕉葉遮蔽香氣。這個程序叫“閉藤椒油”,注意是“閉”,而不是“熬”,雖然“閉”太白太實在,也許實在的往往是不可替代的。藤椒油,“麻辣不見椒(麻:花椒;辣:辣椒)”。晶瑩翠綠,麻而不膩,清香浸人,甚至能香透一條街。以藤椒油拌和的雞肉,緊跟在奇香后面的,是一股山野的浸人清涼。要是換成花椒油、辣椒油,上火不說,色香味就大不如,而且滿盆都是喧賓奪主的椒末,就根本不能叫“缽缽雞”了。
缽缽雞,還是可以觀賞的。將肉煮熟,不能煮爛,八分火候就行。爾后晾干,切成片,用竹簽分門別類串成串。肉片是肉片,臟腑是臟腑,雞腿是雞腿,翅膀是翅膀。放進藤椒油湯里一撈,再舉至嘴邊,油艷欲滴。盛裝雞肉的缽缽也是可以觀賞的。青花缽,為上。粉紅的肉,青綠的湯,翠藍的缽,層次分明,賞心悅目。黑陶缽,次之。黑是黑點,因為透著一種隱忍健康的油亮,吃著也放心。最好的是原木缽缽。把樟樹、桂樹木板鑲攏來,外面用竹篾窟緊,就像一只洗腳盆。
食品特點
1、 來源于鄉(xiāng)村,其質(zhì)樸的本質(zhì),完全不同以往的用餐方式,徹底顛覆了傳統(tǒng)串串只能燙食熱吃的方式,受到快節(jié)奏年輕一族的普遍歡迎。
2、 經(jīng)營方便售賣靈活,可攤可店,也可流動售賣,不同與傳統(tǒng)餐飲的經(jīng)營模式,沒有點菜的過程,食客沒有等餐的煩惱,不需要很多的的服務人員,口味選擇多,配套產(chǎn)品豐富。
3、 食用方便,豐儉可控,缽缽雞的消費方便,根據(jù)個人所需按串取食,菜品相當豐富,可葷可素,可麻辣可清淡,葷菜素菜都是五毛一串,人均消費從幾塊到十多塊不等,在享受美味的同時,價格還十分實惠。
4、 產(chǎn)品采賣加工簡單,除了雞肉以外,各類時令鮮蔬,各種肉類都能做為缽缽雞的食材。根據(jù)實際銷售情況按需采買原料,菜品大多都是提前作好,沒有庫存的的壓力。
食品制作
材料
主料:公雞700克
輔料:芝麻15克,
調(diào)料:姜50克,大蔥100克,料酒15克,胡椒粉3克,鹽5克,醬油8克,味精3克,雞精3克,辣椒油150克,花椒粉8克,香油10克,白砂糖3克
缽缽雞的特色
色澤紅亮,雞肉細嫩,麻辣化渣,香味醇厚,適宜佐餐下酒。
做法
1.土雞宰殺清洗干凈;
2.老姜洗凈,用刀拍破;
3. 大蔥洗凈,蔥青葉挽成結,蔥白切成馬耳朵形;
4. 鍋置中火上,燒水至沸,放入土雞、老姜、大蔥結、料酒、胡椒粉,燒開至沸,用勺撇凈浮沫;
5. 用小火,慢慢煮至九成熟,端離火口,原湯泡至熟透,撈出晾冷瀝干水分,斬成厚約0.5厘米的塊;
6. 另取拌盆一個,將精鹽、醬油、白糖、味精、雞精、雞湯放入攪散溶化,倒入雞塊,加馬耳朵蔥,花椒面、辣椒油、香油,拌和均勻,盛入鮑盤中,撒上熟芝麻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