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規(guī)格
現(xiàn)存除垂帶下端兩軀石獅為金代雕刻外,余皆明清遺物
介紹
凈因寺,在山西太原市西北20公里土堂村。坐北向南,東臨汾水,古柏參天,雜樹交蔭。碑文記載,漢時土山崩壞,裂陷成洞,洞內(nèi)土丘高及十丈,形似佛像,傳為山崩佛現(xiàn),乃佛教凈土之因緣,故在此建寺。據(jù)考證,寺始建于北齊,金泰和五年(1205年)重建,明代又多次重修。寺分三進院,前院的龍王廟、戲樓已無存。中院現(xiàn)存天王殿、東配殿和大佛閣。閣內(nèi)大佛一尊,高9米,結(jié)跏趺坐于佛壇上。大佛面目慈祥,袒胸,雙肩有披飾,兩手疊壓,手掌朝上;身后彩繪背光。整個塑像造型莊重豐滿,衣紋線條流暢,色澤明快。
。寺分前后兩進,前院有天土殿和東配殿,中部有卡墻和垂花門相隔,后院有大雄寶殿、羅漢殿和地藏殿。各殿塑像清代曾予裝繪,已失明塑風(fēng)格。寺址兩側(cè),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依山崖筑有重檐歇山式樓閣一座,閣內(nèi)土洞深邃,供一佛二菩薩。佛高9米,結(jié)跏跌坐,前有二菩薩分侍左右,皆為明物。寺旁古柏,長勢奇特、怪異,俗稱“土堂怪柏”,為太原一大奇觀,亦為晉陽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