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Xiao Nian),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也稱“交年節(jié)”、“灶神節(jié)”、“祭灶節(jié)”、“小年下”、“小年節(jié)”等。中國幅員遼闊,南北各地風俗有較大差異,由于各地風俗不同,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南方大部分地區(qū)是臘月二十四,北方大部分地區(qū)是臘月二十三,江浙滬地區(qū)把“臘月二十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稱為小年,南京地區(qū)稱正月十五的元宵節(jié)為小年,云南部分地區(qū)小年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個別地區(qū)小年是除夕?!斑^小年”是漢族、滿族、蒙古族等民族的傳統(tǒng)習俗。
小年起源于古人對火的崇拜,屬于祭祀節(jié)日。先秦時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秦漢時期,中國就開始祭祀灶神;魏晉以后,灶神有了姓名;宋代祭灶較為隆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隨著老式土灶逐漸消失,祭灶儀式逐漸沒落,人們對灶君的信仰減弱。但是過“小年”的傳統(tǒng)被保留了下來,成為中華民族特有的一種習俗。民間供奉的灶神,是一對老夫婦并坐,或是一男兩女并坐,就是灶君和灶君夫人的畫像。一般貼在鍋灶墻上。
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通常被視為忙年的開始,在這一天人們要剪窗花、掃塵土、理發(fā)、洗浴、吃灶糖、煮湯圓等。小年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過年,表達了人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愿望,是中國百姓對“衣食有余”夢想追求的反映。
關于小年的文字記載最早見于東漢,崔寔《四民月令》載:“臘明日更新,謂之小歲,進酒尊長,修賀君師。”
民間祭灶源于古人拜火習俗。如《釋名》中說:“灶。造也,創(chuàng)食物也?!薄墩撜Z》中說:“與其媚輿奧,寧媚與灶?!薄掇o?!穼Α霸罹币辉~,有這樣一段記錄:《莊子·達生》灶有髻。司馬彪注釋:“髻,灶神,著赤衣,狀如美女?!薄侗阕印の⒅肌罚涸禄拗?,灶神亦上天告白人罪狀。灶神的職責就是執(zhí)掌灶火,管理飲食,后來擴大為考察人間善惡,以降福禍。
民間供奉的灶神,是一對老夫婦并坐,或是一男兩女并坐,就是灶君和灶君夫人的畫像。一般貼在鍋灶墻上,有“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之類的對聯(lián),橫批是“一家之主”。
古時候,小年也叫“交年節(jié)”,意為立春前后,年節(jié)之交。小年通常被視為忙年的開始,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掃塵、祭灶等。
小年又稱小年下、小年節(jié)。這天主要是送灶神上天言事,稱送灶、辭灶、醉司命。灶神稱東廚司命定福灶君,俗稱灶君、灶王、灶王爺,主管人間飲食,是一家之主。
中國幅員遼闊,南北各地風俗有較大差異,由于各地風俗不同,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在民間,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說法,也就是說,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過小年。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氣影響較重,因此小年多為臘月二十三;相反,南方遠離政治中心,小年便為臘月二十四;而沿湖、海的居民,則保留了船家的傳統(tǒng),小年大多在臘月二十五。
地區(qū) 日期 俗稱 簡介
南方 臘月二十四 傳統(tǒng)小年 南方大部分地區(qū)小年在臘月二十四。早在晉周處的《風土記》以及宋代范成大的《祭灶詞》等均有“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記載,南方大部分地區(qū),仍然保持著這天過小年的傳統(tǒng)。
北方 臘月二十三 北方小年 北方地區(qū)在清朝中期以前也是臘月二十四過小年,如《清嘉錄》記載:"俗呼臘月二十四夜為念四夜,是夜送灶。"從清朝中后期開始帝王家就于臘月二十三舉行祭天大典,為了“節(jié)省開支”,順便把灶王爺也給拜了,因此北方地區(qū)百姓上行下效也提前一天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
江浙滬地區(qū) 除夕前一天 小年夜 江浙滬地區(qū)習慣稱除夕為“大年夜”,與其對應,除夕前一晚則被稱為“小年夜”,這一天也被稱為小年。歷史上,臘月二十四夜,吳人稱二十四夜,是送灶的日子,因稱此夜為小除夕。
南京等地 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 小年 相傳明成祖朱棣篡權奪位后,南京百姓對其殘忍和苛政怨聲載道,借由正月十五的燈會懷念上一位帝王的寬政,于是元宵節(jié)成了南京的小年。
四川、貴州部分地區(qū) 除夕夜 小年 在中國西南的部分地區(qū),人們會在除夕夜過小年,他們的大年則多在正月十四或正月十五。
小年起源于古人對火的崇拜,屬于祭祀節(jié)日。夏朝時,灶王爺就已經(jīng)成為民間尊崇的一位大神。西周時期,各種禮儀制度逐漸規(guī)范化。周朝的“五祀”祭拜時間是“春祀戶,夏祀灶,六月祀中溜,秋祀門,冬祭井”。《禮記·月令》中也有記載:“孟夏之月……其祀灶,祭先肺”。先秦時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
秦漢時期,中國就開始祭祀灶神。東漢時,灶神地位提高,成為降福消災、保佑平安的一家之主,而它的身份則由“帝”轉化為“平民”。這時,開始出現(xiàn)灶神向天帝報告民間情況的傳說,《淮南子·萬畢術》:“灶神晦日歸天,白人罪?!币鉃樵钌衩吭氯眨ɑ奕眨┮咸煜蛱斓凼稣f人之短處?!逗鬂h書·陰識傳》:“宣帝時,陰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臘日晨炊,而灶神形見,子方再拜受慶;家有黃羊,因以祀之。自是祀后,暴至巨富?!贝撕螅涝钪e逐漸蔚成風氣。后灶神由每月晦日上天改為每年小年上天,這是由于人們不便于頻繁祭灶的緣故。
魏晉以后,灶神有了姓名。西晉周處《風土記》記載:“臘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謂灶神翌日上天,白一歲事,故先一日祀之。”
隋朝杜臺卿《玉燭寶典》稱,“灶神,姓蘇,名利,婦名搏頰”。唐代,祭灶較為簡單,羅隱《送灶》:“一盞清茶一縷煙,灶君皇帝上青天?!崩钯t注引《雜五行書》又稱,“灶神名禪,字子郭,衣黃衣,披發(fā),從灶中出”。
宋代,則較為隆重,據(jù)《東京夢華錄》載:“二十四日交年,都人至夜請僧道看經(jīng),備果酒送神,燒合家替代錢紙。帖灶馬于灶上,以酒糟涂抹灶門,謂之醉司命。夜于床底點燈,謂之照虛耗?!贝送猓窃逻€要供膠牙糖,即灶糖,以黏灶神之口,使之不能說壞話;小年將灶神送走后,臘月三十日要“接灶”。范成大《祭灶詞》:“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清代前期和中期,祭灶一直是臘月二十四;清雍正年間開始,帝王家于臘月二十三舉行祭天大典,為了“節(jié)省開支”,順便把灶王爺給拜了,因此北方地區(qū)百姓上行下效也提前一天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后逐漸改為改為“官三民四船家五”?!毒丛钊珪贩Q:灶君姓張,名單,字子郭,男神。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教育普及和城市化進程加速,老式土灶逐漸消失,祭灶儀式逐漸沒落,人們對灶君的信仰減弱。但是過“小年”的傳統(tǒng)被保留了下來,成為中華民族特有的一種習俗。
“過小年”不僅是漢族的習俗,滿族、蒙古族等一些少數(shù)民族也過這個節(jié)日。漢族、滿族在這一天“送灶王爺上天”,而蒙古族這一天則是“送火神”。打掃房舍、宰殺年豬、張貼對聯(lián)是漢族、滿族“過小年”的民俗傳統(tǒng),而蒙古族則在這一天布置蒙古包內外,給駿馬備新鞍、扎紅纓,把放上哈達的牛羊送給親朋好友。
小年這天,也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爺?shù)淖焐?,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講壞話了。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因此祭灶王爺,只限于男子。等到家家戶戶燒轎馬,灑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輪到祭拜祖宗。
過了臘月二十三,離春節(jié)只剩下六七天,過年的準備工作顯得更加熱烈。要徹底打掃室內,俗稱“掃塵”,為的是除舊迎新,掃除不祥。各家各戶都要認真徹底地進行清掃,做到窗明幾凈。粉刷墻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貼年畫,等等。
在過年的所有準備工作中,剪貼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動。內容有各種動、植物等掌故,如喜鵲鬧梅、燕穿桃柳、孔雀戲牡丹、獅子滾繡球、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鹿鶴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壽、犀牛望月、蓮(連)年有魚(馀)、鴛鴦戲水、劉海戲金蟬、和合二仙,等等。
民間認為,小年時,除了家里要煥然一新,每個家庭成員都要理發(fā)、洗浴,把上一年的塵?;逇獬?,把新一年的好運帶來,開啟新年吉祥順利的好兆頭。
過了臘月二十三,民間認為諸神上了天,百無禁忌。娶媳婦、聘閨女不用擇日子,稱為“趕亂婚”。直至年底,舉行結婚典禮的特別多。民謠有“歲晏鄉(xiāng)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燈前姊妹私相語,守歲今年是洞房”的說法。
古話說“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爺要上天”。灶糖是一種麥芽糖,黏性很大,把它抽成長條型的糖棍稱為“關東糖”,拉制成扁圓型就叫作“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為天氣嚴寒,糖瓜凝固得堅實而里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別有風味。
很多的南方家庭在過小年夜的時候都會吃湯圓,象征著“甜甜蜜蜜,團團圓圓”的意思。湯圓種類繁多,在餡料上有甜有咸,甜口湯圓有芝麻餡,豆沙餡,以及黃桃,草莓,香橙等水果,咸味湯圓有鮮肉、玉米、蘿卜等。
關東糖,又稱灶王糖、大塊糖,是用麥芽、小米熬制而成的糖制品,它是祭灶神用的。新做的關東糖,放在嘴里一咬,又酥又香,有黏性,具有一種特殊風味。
小年夜吃餃子意為給灶王爺送行,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
山東魯西地區(qū)有“二十三、粘糕粘”的民謠,粘糕以黃米、紅棗等為原料,香甜軟糯,有“年年高”的吉慶之意。
小年,膠東沿海一帶會蒸制“大棗山”祭祀灶神,還會制作團圓餅、壽桃、魚兒果子等面花,表示全家大團圓,日子過得年年有余。
老福州用甘蔗和荸薺祭灶,甘蔗被看做灶王爺?shù)翘斓奶葑樱⒁狻肮?jié)節(jié)高”,荸薺則取其福州方言諧音,寓意“好運從頭到尾”。
廣西等地有小年做米餅的習俗,以糯米粉為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壓成圓形后蒸煮,有“團團圓圓”的美意。
江西民間素有“小年小年,爆米糖甜”的說法,人們用麥芽糖、爆米花制作爆米花糖,寓意新的一年“甜甜蜜蜜”。
雜拌兒”是由多種干鮮果品摻在一起拌和而成的食品。據(jù)說清代時,將一些干果用蜜汁加工,成為色味俱佳的蜜餞食品,傳說慈禧太后吃時很高興,隨口給起了個“雜拌兒”的名字,從宮內傳到民間,成了北京一種獨特風味的食品,也曾流向國內外。
在古人的思想意識里,崇拜和敬畏是并存的,有關灶神禁忌的文字記載最早見于《灶王經(jīng)》和《安灶經(jīng)》,后來又出現(xiàn)了《敬灶全書》《灶王新經(jīng)》等。其中記載的關于灶神的禁忌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1.不干凈的柴木不能用來燒火做飯,灶前灶后要保持干凈;
2.不準在灶上烘鞋,甚至不可以將腳放在灶門前烤火;
3.不準在廚房內踐踏五谷糧食;
4.不準在灶前吵架、斗毆,刀、斧等兇器不得置于灶臺上;
5.小孩子不可以在灶前灶后亂哭、吵鬧等;
6.在廚房里不準衣冠不整,且對婦女有更嚴格的要求。
總之,一切污穢不潔之物不得靠近灶臺,而且在廚房內的行為要得體。
小年的禁忌,不同地區(qū)各有不同。湖北部分地區(qū),小年忌宰殺。河南有些地方忌諱搗蒜,認為小年搗蒜會把家里搗窮了。臺灣稱小年為“送神日”,禁忌舂米,據(jù)說能把風神搗下來,會給來年帶來風災。小年后的幾天,農村都會蒸饅頭準備過年,但是不宜施舍給他人,因為這些饅頭是要先用來祭祖祭天的。
小年養(yǎng)生由冬藏轉春生,飲食應減咸增苦,適當吃甜。中醫(yī)認為甜入脾,食甜可以補養(yǎng)氣血、補充熱量、緩解疲勞、調胃解毒。老人和孩子由于脾氣相對較弱,可以在小年前后適當吃甜食,給脾胃做一次按摩,為春季預防疾病打下良好基礎,而且吃甜食能很好地補充脾陽、調和脾胃氣血。
過小年時還應多食用黃綠色蔬菜,如胡蘿卜、油菜、菠菜等。適逢春節(jié),一般家庭都會準備豐富的過年食物,更要注意避免饑飽失調。
按照中醫(yī)理論,人的體表有一層衛(wèi)氣,這層衛(wèi)氣對預防疾病非常關鍵。小年前后,人體陽氣減弱,體表衛(wèi)氣虧缺,且在室內溫度條件下腠理舒張。此時體表衛(wèi)生不好,病邪容易進入人體。室內空氣的清潔、減少外邪的侵入就顯得格外重要。除了開窗能達到這一目的外,清掃衛(wèi)生是另一個重要手段。通過這種方法,外邪減少,致病危險會大大降低。有句俗語:“小年遇見春,送灶多趕婚”。也就是小年的時候,春天已經(jīng)到來了。此時,肝陽、肝火處在了上升的勢頭,需求適當?shù)蒯尫?。肝喜疏泄厭抑郁,生氣發(fā)怒易使肝臟氣血淤滯不暢而導致各種肝病。遇到不順心的事情,要學會調控不良情緒,以保持心態(tài)平和。剪紙是小年里的習俗之一,也是一種難得的精細運動。過程中,需要人集中注意力,均勻呼吸、靜心凝神、神情愉悅,因此對氣息的調節(jié)作用不亞于書法、繪畫,與氣功有異曲同工之妙。
關于小年的文化作品包括詩歌、小說、戲曲等多種形式。這些作品通過不同的藝術手法和表現(xiàn)形式,將小年的文化內涵和價值觀念傳遞給人們。明代詩人于謙在《臘月二十四夜口號》中寫道:“金爐銀燭夜生春,爆竹聲催節(jié)候新。自笑中年強隨俗,買餳裂紙祀廚神?!崩仙嵩凇侗本┑拇汗?jié)》中寫道:“二十三日過小年,差不多就是過新年的‘彩排’?!?/p>
作者 朝代 作品名稱
呂蒙正 宋代 《祭灶詩》
陸游 宋代 《祭灶與鄰曲散?!?/p>
陳藻 宋代 《平江臘月二十五夜作》
戴復古 宋代 《春日風雨中》
蘇軾 宋代 《初到杭州寄子由二絕》
《縱筆三首》
孫緯 宋代 《獻壽詩》
文天祥 宋代 《小年》
范成大 宋代 《祭灶詞》
程文海 元代 《祭灶詩》
于謙 明代 《臘月二十四夜口號》
顧祿 清代 《祭灶詩》
謝學墉 清代 《祭灶詩》
周勤補 清代 《祭灶》
魯迅 - 《庚子送灶即事》
作者 作品名稱
老舍 《北京的春節(jié)》
梁實秋 《北平年景》
莫言 《過去的年》
二十三、祭罷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過六七天,大年就來到。辟邪盒、耍核桃,乒乒乓乓兩聲炮。五子登科乒乓響,起火升得比天高。
有錢沒錢,剃頭過年。
灶王爺本姓張,家住順義張各莊。
古代有一名叫張灶王的泥水匠,因其高超的壘灶技藝而遠近聞名。他不僅擅長技藝,更善于調解鄰里糾紛,備受尊敬。在他去世后,家中的混亂和紛爭使得他的畫師弟弟想出了用“顯靈”的方式來震懾子女和侄媳,以恢復家中的安寧。這個故事隨后傳開,家家戶戶開始在灶臺上貼灶王像,形成了祭灶的習俗。這種風俗后來被列入皇宮的祭典,流傳下來。
很久以前,大年與小年兩位神仙對立。大年善良,撒下面粉給人們充饑;小年邪惡,將面粉變?yōu)檠┳?,使人們受凍。小年化身為猛獸吃人,吃飽后睡360天,醒來再吃。人們求大年主持公道,最終兩神同歸于盡。人們將大年掛在樹上,每360天為其燒香,并仿照小年的空殼制作燈籠驅邪。
傳說灶王爺原為平民張生,娶妻之后終日花天酒地敗盡家業(yè)淪落到上街行乞。有一天他乞討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難當,一頭鉆到灶鍋底下燒死了。玉帝知道后,認為張生能回心轉意,還沒壞到底,既然死在了鍋底,把他封為灶王,每年臘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匯報,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覺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為他要上天匯報。于是,漢族民間有了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來年平安和財運。
民間傳說灶君爺上天專門告人間罪惡,一旦被告,大罪要減壽三百天,小罪要減壽一百天。在《太上感應篇》里,又有“司命隨其輕重,奪其紀算”的記述。司命即指灶君,算為一百天,紀指十二年。在這里,重罪判罰又增加到減壽十二年了。所以在祭灶時,要打點一下灶君,求其高抬貴手。
傳說人的身上都附有一個三尸神,常向玉帝打小報告,稱人間欲反。玉帝怒,命三尸神標記謀反人家,蜘蛛結網(wǎng)掛屋檐。王靈官除夕夜下界,斬標記人家。灶君發(fā)現(xiàn)陰謀,勸百姓于送灶后至除夕前打掃干凈,避免被斬。玉帝得知三尸神冤枉好人,將其永押牢中。百姓感激灶君,每年臘月二十三祭灶,二十四掃塵成習俗。
河南臘月二十三祭灶的習俗源于一個凄涼的民間傳說。一對老夫婦讓兒子去挖煤,久去不歸。老漢遇到光腳片的人,得知他要收回一百名礦工。老漢乞求他留下兒子,光腳片答應了。老漢裝病,兒子得以幸免。后來,老漢忍不住告訴了灶君,玉帝懲罰了光腳片,收走了老漢的兒子。人們祭灶君,希望他不要搬弄是非。這個習俗逐漸流傳下來。
小年是進入春節(jié)全民慶?;顒拥囊粋€重要節(jié)點,到了小年這一天,舂米磨面、殺豬宰羊、縫制新衣、準備祭品,一切都要準備妥當。這才能讓“灶神”上天匯報,一家人祈禱新的一年萬事如意。
小年是大年的前奏,小年文化中蘊含著深厚的精神意蘊。小年的習俗可以被看作“年”文化的一部分,小年提前烘托了春節(jié)的氣氛,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是中華民族悠久民俗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
灶神信仰是民間百姓對“衣食有余”夢想追求的反映。人們賦予灶君“司命”的職責,通過一送一迎的神圣祭祀儀式,教育主灶之人和家人不要鋪張浪費,要勤儉持家,從而達到弘揚民族優(yōu)良傳統(tǒng)美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