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臺亦名“武靈叢臺”,相傳建于趙國武靈王時期(公元前325—前299年),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趙武靈王建筑叢臺的目的,是為了觀看歌舞和軍事操演。史載,叢臺有天橋、雪洞、妝閣、花苑諸景,結(jié)構(gòu)奇特,裝飾美妙,在當時揚名于列國。從東門步入?yún)才_公園,迎面是雄偉的工農(nóng)兵塑像(1972年10月建),蒼翠挺拔的雪松,茂盛的生長在主路兩旁。
公園的西南部為觀賞動物區(qū)。園中東、中、西三湖互相連接,融為一體。東湖南部種植蓮藕,夏日荷花映日,碧葉滿塘,使人留連忘返。其它水面碧波蕩漾,皆可垂釣或蕩舟穿橋泛游湖中。園林建筑,除古叢臺、望諸榭外,還陸續(xù)增建了工農(nóng)兵塑像、春歌亭、醉月亭、長廊、碑林、二度梅雕塑等,并對原在湖邊已破敗的七賢祠遷址翻建,彩塑了趙國在立國前后樹有特殊功勛的七位賢者。登上叢臺極目遠眺,西邊的巍巍太行山層巒起伏,西南趙國都城遺址趙王城蜿蜒的城墻隱約可見,西北便是趙國的鑄箭爐、梳妝樓和插箭嶺的遺址。俯視臺下,碧水清波,荷花飄香,垂柳倒影。
叢臺高26米,南北皆有門。從南門拾級而上,東墻有“滏流東漸,紫氣西來”八個古體大字,正門外有郭沫若1961年秋登臨叢臺時題寫詩句的碑刻。從北門沿著用磚和條石鋪成的踏道,步步登高跨過門檻,迎門而立的碑刻,正面刻有清代乾隆皇帝《登叢臺》的一首律詩,背面是他的古風《邯鄲行》詞。叢臺的第一層是個院落。院內(nèi)坐北朝南的亭屋叫“武靈館”,西屋為“如意軒”,院中間有“回瀾亭”,為1931年增設。院內(nèi)臺壁上嵌有進士王韻泉和舉人李少安分別畫的“梅”、“蘭”石碣。叢臺的二層坐北朝南的圓拱門門楣上,寫有“武靈叢臺”四個古體黑字,門里邊還刻有“夫妻南北,兄妹沾襟”的朱紅大字,流傳很久的“忠孝節(jié)義二度梅”的故事,就發(fā)生在這里。進圓拱門,有個建筑精美的小涼亭,紅柱碧瓦,畫棟雕梁,重檐獸角。再上三級臺階,推開紅色雕花木門,進入約一間屋大小的方形亭間,面對古色古香的石桌、石墩,很像是撩袍端帶的帝王將相剛剛離去。
叢臺公園中湖湖心島上,有一座六角攢尖式建筑,名“望諸榭”,俗稱湖心亭。系1971年11月重建,1972年10月竣工,投資25686元。由園林處老技工劉振福等設計,上復綠色琉璃瓦,榭高10.2米,六角微翹,結(jié)構(gòu)精巧。建筑面積101.44M2。榭上緣柱間連以水磨石連凳,供游人憩息、觀景。內(nèi)側(cè)柱間墻面嵌有半透明式花窗。南北各有門。榭之南,建有水泥花池二,蒔種四時花卉;榭之北,立有太湖石假山;榭之周,為垂柳環(huán)抱。水、榭、山、木相映成趣,使942M2的小島,環(huán)境優(yōu)雅,景色宜人。榭西建有水泥結(jié)構(gòu)平橋與湖西岸相接。北有長堤北行而東折,直通叢臺下。堤上有四角“宛在亭”一座,立于二拱橋之間。
七賢祠位于古叢臺之北側(cè),面南而立,總占面積524M2。正門為垂花門,上懸為時任國家計委主任后任國務委員的方毅于1983年題“七賢祠”匾額。左右為青磚透花景墻。祠為卷棚歇山式建筑,磚木結(jié)構(gòu)。面寬五間,進深一間。頂復黃色琉璃瓦,廊下立朱紅圓柱四根,前臉為木制雕花閣扇。建筑面積131M2。為原邯鄲市城鄉(xiāng)建設局副總工程師胡紹英設計。
從叢臺正門南向過拱橋,有一座風格別致且富有故事情節(jié)的小園,名“二度梅園”。該園占地1173M2。東、西依湖傍水,南對春歌亭,北與叢臺隔橋相望。該園四周黃楊綠籬環(huán)繞,園內(nèi)植物以臘梅為主,間種有紫薇、櫻花、紅葉李、雪松等花木。假山盆景點綴其間,山水花木相映成趣。豐富了園中的景觀。
園的主體建筑是一尊白水泥雙人塑像,為市園林處雕塑創(chuàng)作室劉杰根據(jù)二度梅故事于1988年創(chuàng)作。此塑像表現(xiàn)了男主角梅良玉、女主角陳杏元二人含情脈脈、悲悲切切,生死別離,難分難舍的情景。
市區(qū)內(nèi)乘坐公交1路、17路、22路、25路、29路、201路、202路、203路、204路、3路、33路、38路、41路、51路、66路、69路、604路、801路、游2路即可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