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出《史記·封禪書》:“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馀人,龍乃上去。馀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髯,龍髯拔,墮,墮黃帝之弓。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胡髯號,故後世因名其處曰鼎湖,其弓曰烏號。
《史記·孝武本紀(jì)》:“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后宮從上龍七十余人,龍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髯,龍髯拔,墮黃帝之弓?!?/p>
傳說黃帝采首山之銅(今河南襄城縣首山),鑄鼎與荊山下(今河南靈寶荊山),鼎城黃帝乘龍升仙,人們把黃帝的靴子埋在鑄鼎塬上,形成了黃帝陵(河南荊山黃帝陵),并建廟祭祀。陵的西端有一高6米,周長42.5主的土堆,傳說就是黃帝陵冢。陵西南有一龍須溝,傳說是龍須墜落之地,此間生長一種龍須草,說是龍須所變,周圍皆無。
《尚書》記載:荊、河唯豫州。荊就是靈寶荊山。
東漢王充《論衡·道虛篇》:“黃帝采首山銅,鑄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須垂胡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龍,群臣后宮從七十余人……”
明萬歷四十六年《襄城縣志》:“首山,在縣治南五里,橫亙九里。《史記》申公曰:‘天下名山八,三在夷狄,五在中國?!衷泣S帝采首山銅鑄鼎于湖。莊周曰黃帝登具茨訪大隗,命駕于襄之野,七圣皆迷,見童子而問道焉,即此山也?!?/p>
清,蔣廷錫編《(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匯編·職方典》:“首山,在襄城南五里,橫亙九里。
清張潮《虞初新志》卷十七:“史稱天下名山八,三在夷狄,五在中國,皆黃帝所嘗游,首山其一也?!?/p>
《括地志》說:“湖水原出虢州縣城(今河南靈寶市)湖南三十五里夸父山,北流入河即鼎湖也”;
隋開皇三年(583年)廢弘農(nóng)郡及閿鄉(xiāng)郡,置虢州,治弘農(nóng)縣,領(lǐng)弘農(nóng)、閿鄉(xiāng)、湖城縣3縣。
《閿鄉(xiāng)縣志》則說漢武帝曾在此地建有“鼎湖宮”。唐代李白詩曰:“鼎湖流水清且閑”,明代彭綱則寫下了“鼎湖煙樹接孤城”。
《史記·封禪書》記載,古時(shí)荊山一帶災(zāi)情嚴(yán)重,黃帝聞訊從昆侖山來到荊山察看。為了煉出仙丹給老百姓治病,他采首山之銅,汲湖水,鑄鼎于荊山之下。相傳黃帝鑄好鼎,黃龍來迎黃帝升天時(shí),百姓苦苦哀求,死活不讓他走,有的牽衣扯袍,有的抱手拽腳,拖下了他的金靴,扒下了龍皮、拔掉了龍須。人們把黃帝的靴子埋在他鑄鼎之地,這里就成了世人拜祖的地方。黃帝陵高300米,長5000米。嶺的西端有一高6米、周長42.5米的土堆,傳為黃帝陵冢。陵西南有一龍須溝,傳說是龍須墜落之地,此間生長一種龍須草,說是龍須所變,周圍皆無。
由于這里位于長安古道,函谷關(guān)和潼關(guān)兩雄關(guān)之間,屢遭戰(zhàn)火毀滅,但歷代都曾進(jìn)行過修復(fù)和重建?,F(xiàn)已修復(fù)的主要遺跡有:獻(xiàn)殿、始祖殿、長廊、墓冢、祀勸柱、闕樓等,并鑄造了象征天神、地神、祖宗的天、地、人三尊大銅鼎。
現(xiàn)河南靈寶荊山下有黃帝陵、鼎湖灣、靈寶黃帝鑄鼎塬等景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