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會仙山景區(qū),自唐代始即為游覽勝地,歷史悠久,風光秀美。山上石峰聳峙,狀若雄獅,登山極目,市區(qū)景物盡收眼底,宜州八景之首的“會仙遠眺”即指此處。明崇禎十一年(1638)徐霞客入境旅游考察,踏勘白龍洞、龍隱洞等37處山洞與江河,歷時30天,對境內(nèi)景觀贊美不絕。登會仙山(北山)雪花洞俯瞰城區(qū)時,寫下“俯瞰旁矚,心目俱動。忽幽風度隙,蘭氣襲人,奚啻兩翅欲飛,更覺通體換骨矣。”
白龍洞因洞中有鱗甲宛然的石龍而得名,位于會仙山南面山腰。分上下兩洞,上大下小,小洞有草書“白龍洞”題額,大洞有楷書“云深”巨錈。崖峰聳立,高接云天,老樹枯藤遮覆崖。洞內(nèi),洞道平坦,盤曲數(shù)里,鐘乳石形象萬千,絢麗燦爛。大洞巖口,立石像一尊,身長9尺,左手捧著圓珠,右手食指上指,堅毅自如,道貌岸然,這是唐末僧人陸禹臣像。他得仙術(shù),居大巖里。民間傳說,白龍洞與相隔十里外的南山寺龍隱洞相通。南山寺中有和尚數(shù)十名,為尋仙求道,燃燭穿洞而來,不料行至中途,蠟盡燈滅,遇蟒墜崖,僅剩陸禹一人。他臨危不懼,毅然咬破食指,燃血照明,終于歷盡艱險,摸出白龍洞,因全身鮮血燃點殆盡,遂立升天,化作石人于此留跡。
位于會仙山山腰,巖呈螺旋狀,分上下兩層,上寬下窄,巖石多呈紅褐色??箲?zhàn)時期曾做銀行金庫,今石門尤存。內(nèi)有歷代殘碑多塊,均具史料價值。
位于會仙山西側(cè)山腰,因洞壁有潔白晶瑩的鐘乳石,銀光閃閃,如雪花飛灑而得名。巖內(nèi)有明御史張恒“天柱吟”及道觀“太清仙境”等石刻。鐘乳成形多姿多彩,“達摩面壁”像尤其著名。其旁滴水成池,清澈如鏡,觸齒生寒。洞深處有一小徑,循156級臺階直通山頂。
巖寬數(shù)十丈,幽曲深邃。巖口四面高峻下斜,密樹擁垂,古藤虬結(jié)。壁上刻有一米見方的“仙”字。崖北有棋枰石,相傳曾有仙人在此對弈。此外還有北帝廟、彌羅天、南天門及竹簽上巖等景。
在北山之峭壁上。民國7年(1918)版《宜山縣志》乃唐代崔、莫二仙煉丹處。巖上有丹爐,石壁被丹火熏成金碧色,光彩燦爛。灶后為仙姑之寢室,有石床,床上有若二仙躺臥之痕跡,頭、臂、股歷歷在目,且入石寸許。巖距地數(shù)十丈,陡峭異常。巖下為流丹閣舊址,濃蔭蔽目。今塑有彌勒佛像。
在白龍洞西山腰上,石壁如削,下有一大洞,明代建有庵堂,有尼姑住持。可俯瞰全城。每當薄暮清晨,山腰洞口常有白云繚繞,故名白云庵。
在北山山腰,后巖上有一窟,僅可容一人蹲坐,徐霞客曾蹲此窟。巖下有一坪,傳說石達開曾在此閱兵,遂稱點將臺。1984年改建一新,三面欄桿鐵鏈圍繞,中有花圃。
在烈士陵園之西,方圓數(shù)十畝,黑石林立,如虎如獅,皆成物像。有層峰峽谷,景色奇幻。小溪中流,翠夾峰池塘錯落。
位于北山南麓。北宋著名詩人黃庭堅(號山谷10451105)因受當朝權(quán)臣誣陷于崇寧三年(1104)被謫羈宜州,后在宜州小南樓病逝。宋嘉定八年(1215年)在龍溪旁建山谷祠以為紀念。歷代修繕,規(guī)模日宏。原祠于70年代被折毀,1985年宜山縣多方集資,將山谷祠遷入白龍公園,山谷自畫像碑錈于祠中壁上。祠內(nèi)陳列30多幅字畫,反映了山谷先生羈留宜州期間的生活史實。祠后有山谷先生的衣冠墓。自開放以來,游人不絕。
宜州11路、宜州9路白龍公園站,宜州10路、宜州11路、宜州13路、宜州14路、宜州15路、宜州16路、宜州1路、宜州4路、宜州601路、宜州9路玻鋼路口站。
汕昆高速→金宜大道→馮京路→龍江路→霞客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