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園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園林景觀。公園前身系清末官立種植園。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直隸總督袁世凱為推行新政,委派周學熙以工藝總局名義在天津北站附近籌辦種植園,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正式開湖建園。出于在園內(nèi)為慈禧太后建造行宮的想法,園內(nèi)建筑在策劃設計上頗具匠心?!俺踅▓@時,挖湖堆山,開渠理水,設閘引水,湖水與園外金鐘河相通,宣泄得宜。園內(nèi)建屋三楹,曰鑒水軒?!?/p>
民國時期,軍閥混戰(zhàn),種植園日漸荒廢。1930年(民國十九年),北寧鐵路局購得此園并規(guī)劃拓建為公園,取用諸葛亮《誡子書》“非寧靜無以致遠”之意,命名為“寧園”,并立碑于亭廊之中。公園沿襲中國古典造園的手法,在種植園原有基礎上,新建宏觀樓、大雅堂、志千禮堂、圖書館、四面廳、釣魚臺以及水池亭橋、長廊曲徑等古典建筑。景觀營造具有明顯的皇家園林風格:丹粱翠柱、廊檐彩繪,疊山理水、曲徑通幽。特別是2000余米的長廊,堪與聞名世界的圓明園長廊媲美。園內(nèi)湖渠聚合相宜,以30余座拱橋、小橋貫連,沿岸遍植垂柳,樓亭錯落,回廊蜿蜒,表現(xiàn)出若隱若現(xiàn)的園林情趣和自然優(yōu)美的獨特景觀。寧園是全國鐵路系統(tǒng)第一個公園,因系北寧鐵路局產(chǎn)業(yè),亦名北寧公園。
致遠塔坐落于北寧公園內(nèi),1985年著手籌建,歷時5年建成。塔身9層,高74.24米。八角形平面,鋼筋混凝土框筒結構。塔內(nèi)設置盤旋雙向樓梯和電梯,使游人內(nèi)能觀畫,外能觀景。塔內(nèi)有可供觀賞的壁畫122幅,壁畫分石刻畫和瓷板畫兩種。壁畫內(nèi)容豐富,包括自仰韶文化、三代鐘鼎乃至近代中國文化遺存:有甲古文字、三代鐘鼎、四大發(fā)明,《紅樓夢》景物圖和孔子、屈原、李時珍等歷史人物畫像等。站在這些歷史事件和人物的壁畫前,似乎可以諦聽到我們民族歷史前進的腳步聲。
塔址地勢平坦,南部已建有黃琉璃瓦頂?shù)幕ㄕ桂^。致遠塔建在花展館中軸線的延長線上,塔的四周三面建長廊,與花展館共同圍合成長方形的庭院。塔建在庭院中部,長廊東、西、北部各設一座垂花門為出入口,院內(nèi)廣植花木,游廊亦可作展覽廊使用。
庚子國變后,袁世凱督直,在天津推行新政,規(guī)劃籌建天津河北新區(qū)。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飭直隸工藝總局總辦周學熙創(chuàng)辦的種植園(初名鑒水軒),地址位于河北新區(qū)天津總站(今天津北站)東面。最初是使促進天津農(nóng)業(yè)發(fā)展的田園游賞園。直隸農(nóng)事第一試驗場、農(nóng)藝研究會和北洋氣象觀測站皆設在園內(nèi)。1931年(民國二十年),北寧鐵路局局長高紀毅投資50萬元資金對種植園進行規(guī)劃和擴建,并將毗鄰的河北第一博物院和天津總站的空地劃入公園,使之總面積由原來的200畝擴至400畝(合57.87公頃),水面約占三分之一。并于翌年7月竣工開園,至此成為華北名園。
乘坐1路、619路、641路、908路、901路、47/48路、911路、912路、30路、675路、609路、646路、903路、679路、863路、622路、869路等公交即可到達公園。
乘坐3號線,6號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