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馬謖》是京劇傳統(tǒng)經(jīng)典劇目。故事來源于《三國演義》第96回《孔明揮淚斬馬謖》,是第95回《馬謖拒諫失街亭,武侯彈琴退仲達(dá)》的續(xù)篇。
《斬馬謖》是京劇傳統(tǒng)劇目,常與《失街亭》、《空城計(jì)》、《斬馬謖》連演,簡稱“失空斬”,是京劇前輩譚鑫培、余叔巖之代表作,并由譚富英、楊寶森等傳承發(fā)展,久演不衰。
講述的是:諸葛亮用空城計(jì)巧退司馬懿之后,棄斜谷西城縣及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急返漢中,檢點(diǎn)軍馬,忽報(bào)馬謖、王平偕高翔、魏延返回。諸葛亮先喚王平入帳,責(zé)其失事,王平細(xì)述馬謖愎[bì]諫不聽,己分兵圖救不果而敗,亮遂量失責(zé)罰。再傳馬謖入帳,諸葛亮怒詰[jié],馬謖深自引咎,俯首甘受軍法,惟求照應(yīng)八旬老母。諸葛亮即令綁斬,復(fù)又喚回,以好言慰之。諸葛亮既愛其才,又有惻隱之心,雖正軍法,而揮淚不已。左右問之,諉稱“追思先帝之明”,藉以自解。
(四龍?zhí)滓T葛亮上。)
諸葛亮 (西皮搖板) 先帝創(chuàng)業(yè)三分鼎,
險(xiǎn)些一但化灰塵。
將身且坐寶帳等,
馬謖回來問斬刑。
(報(bào)子上。)
報(bào)子 (白) 王平、馬謖回營請罪。
諸葛亮 (白) 再探。
(報(bào)子下。)
報(bào)子 (白) 吩咐擊鼓升賬!
(報(bào)子上。)
報(bào)子 (白) 趙老將軍回營。
諸葛亮 (白) 有請。
(趙云上,諸葛亮敬酒,趙云下。)
諸葛亮 (白) 來,傳王平進(jìn)帳!
手下 (白) 王平進(jìn)帳!
(王平上。)
王平 (西皮快板) 忽聽丞相傳將令,
好叫王平膽戰(zhàn)驚。
邁步且把寶帳進(jìn),
等候丞相把令行。
諸葛亮 (西皮導(dǎo)板) 返來覆去難消恨,
(西皮快板) 抬頭只見小王平。
先前怎樣對你論,
靠山近水扎大營。
失落街亭不打緊,
反被司馬笑山人。
他道我平日用兵多謹(jǐn)慎,
交鋒對壘錯(cuò)用了人!
王平 (西皮快板) 丞相不必怒氣生,
細(xì)聽末將說分明:
雖然失卻街亭地,
先有畫圖到來臨。
諸葛亮 (西皮快板) 不是畫圖來得緊,
定與馬謖同罪名,
(白) 來嚇!
(西皮搖板) 將王平責(zé)打四十棍,
(龍?zhí)籽和跗较隆#?/p>
龍?zhí)?(內(nèi)白) 一十、二十、三十、四十。
諸葛亮 (西皮搖板) 再傳馬謖無用的人!
(龍?zhí)籽厚R謖上。)
馬謖 (西皮快板) 只恨不聽王平話,
失落街亭犯王法。
將身跪在寶帳下,
且候丞相把令發(fā)。
諸葛亮 (西皮快板) 一見馬謖跪帳下,
不由山人咬鋼牙。
先前吩咐你的話,
不該山頂把營扎!
失落街亭倒也罷,
有何臉面對漢家?
馬謖 (西皮快板) 丞相不必怒氣發(fā),
末將言來聽根芽:
白虎當(dāng)頭兇難化,
因此街亭失落他。
丞相快把令傳下,
斬了馬謖正軍法。
諸葛亮 (西皮搖板) 想起先帝托孤話,
(白) 先王嚇!
(西皮搖板) 一時(shí)大意錯(cuò)用他。
吩咐兩旁刀斧手,
快將馬謖正軍法!
馬謖 (西皮搖板) 丞相寶帳令傳下,
要將馬謖正軍法。
我今一死倒也罷,
家中還有老白發(fā)。
將身跪在寶帳下,
還求丞相饒全家。
(白) 丞相,末將一時(shí)大意,今將街亭失落,丞相將我斬首,末將一死倒也罷了。家中還有八旬老母,無人侍奉,我死之后,還求丞相另眼看待,謖縱死九泉也感丞相大恩也,嚇!
(哭) 哎哎,丞相嚇!
諸葛亮 (西皮導(dǎo)板) 見馬謖只哭得淚如雨灑,
(叫頭) 馬謖,參謀嚇!
(西皮搖板) 我心中好似快刀扎。
(叫頭) 馬謖!
馬謖 (白) 丞相!
諸葛亮 (叫頭) 參謀!
馬謖 (白) 武侯!
諸葛亮 (白) 非是山人定要將你斬首,只因你未曾出兵,先立軍狀,今日失守街亭,若不你斬首,焉能服得漢營中大小三軍?
(叫頭) 馬謖!
馬謖 (白) 丞相!
諸葛亮 (叫頭) 參謀!
馬謖 (白) 武侯!
諸葛亮、
馬謖 (對哭) 嚇……嚇……
諸葛亮 (白) 來,斬!
(手下允。)
諸葛亮 (白) 招回來!馬謖,你方才言道:家有八旬老母,無人侍奉。你死之后,將你錢糧拔與你老母名下,為養(yǎng)老之費(fèi)。
馬謖 (白) 多謝丞相,
諸葛亮 (叫頭) 馬謖!
馬謖 (白) 丞相!
諸葛亮 (叫頭) 參謀!
馬謖 (白) 武侯!
諸葛亮、
馬謖 (對哭) 哎哎……
諸葛亮 (白) 來,斬!
(手下允,押馬謖下,開刀。龍?zhí)咨?,獻(xiàn)首級。)
諸葛亮 (西皮搖板) 適才帳中來敘話,
一腔鮮血染黃沙。
我哭一聲馬參謀,
叫一聲馬幼常,嚇嚇!
(趙云上。)
趙云 (西皮搖板) 丞相為何淚如麻?
(白) 丞相,今日斬了馬謖,為何流淚?
諸葛亮 (白) 哎呀,老將軍,我想先帝白帝城托孤之時(shí),言道:馬謖言過其實(shí),總無大用。山人一時(shí)大意,錯(cuò)用了馬謖,失守街亭。我哭得先主,何曾哭得馬謖?待山人拜本還京,自貶武鄉(xiāng)侯,以安軍心。掩門。
(尾聲,諸葛亮、趙云同下。)
(完)
三國時(shí)期,諸葛亮派馬謖鎮(zhèn)守街亭(今甘肅秦安縣東北),任命參軍馬謖前往,臨行前再三囑咐:“街亭雖小,關(guān)系重大。它是通往漢中的咽喉。如果失守,我軍必?cái)?。”并具體指出“靠山近水安營扎寨,不得有誤”。馬謖不遵將令,改變駐地,街亭失守;幸有趙云相救,馬謖才得逃脫,與王平回營請罪。諸葛亮雖喜馬謖才能,但先立軍狀,斬不能赦。為嚴(yán)明軍紀(jì),諸葛亮決心揮淚將馬謖斬首,以示懲戒。自己因用人失當(dāng),上表自貶。